丘陵县域地块尺度的甘蔗产业精准规划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谢国雪

作者: 黄启厅;曾志康;覃泽林;张秀龙;苏秋群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甘蔗产业;丘陵;地块尺度;规划;精准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ISSN: 1005-9121

年卷期: 2018 年 05 期

页码: 154-16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以丘陵县域为研究对象,分析甘蔗生长环境,开展地块尺度的甘蔗产业精准规划研究,为政府部门调整种植结构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前期以广西崇左市江州区为例,利用面向农作物地块对象分类方法提取甘蔗种植面积,构建多指标的甘蔗种植适宜性评价综合模型将蔗区划分为最适宜、适宜、次适宜和不适宜4个区域。现以地块尺度评价结果为基底,利用空间叠加分析和缓冲区分析方法划定蔗田保护区及规划种植新增区。在蔗田保护区基础上,根据坡度值评估蔗田保护区发展机械化作业的潜力,通过统计对比方法分析土壤肥力状况并提出改善方案。参照现有"双高"糖料蔗基地生长环境,基于蔗田保护区研究"双高"糖料蔗基地建设适宜区。[结果](1)甘蔗种植退耕面积为6 818.83hm~2,蔗田保护区面积为6.986 618万hm~2,规划种植新增区4 374.48hm~2;(2)适宜发展大型机械作业、中小型机械作业面积分别占蔗田保护区面积的17.57%、55.55%;(3)蔗田保护区土壤p H整体偏低,p H<6.5的土壤面积占85.63%;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符合甘蔗正常生长需求;土壤全氮含量低于1.00g/kg的面积占34.49%;土壤有效磷含量未能达到丰富水平面积占73.83%;土壤速效钾含量低于100mg/kg面积占78.33%;(4)适宜建设"双高"糖料蔗基地区域主要位于濑湍镇、江州镇、太平街道、左州镇、驮卢镇等乡镇。[结论]科学精细的甘蔗产业规划对于提高甘蔗产量及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文章研究方法对于其他产业规划具有参考价值。

分类号: F326.12

  • 相关文献

[1]我国喷灌设备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李震,宋卫海,李寒松,贺晓东,段德刚. 2017

[2]多通道精准化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以北京市大兴区安定镇农业信息服务示范基地为例. 孟鹤,罗长寿,孙素芬. 2015

[3]农业科技区域精准传播策略研究——以福建省农科院农业科技区域传播为例. 蔡培良,翁伯琦. 2012

[4]除草剂精准施药新技术概述. 刘学,叶纪明,李香菊. 2007

[5]波动边缘与选择表象. 李路. 2017

[6]温室专用水肥药一体化滴灌技术. 王彦,王国强,刘娜,齐新洲,李胜. 2018

[7]多星数据协同的地块尺度作物分类与面积估算方法研究. 覃泽林,曾志康. 2016

[8]土壤重金属含量变化的影响因素多目标识别方法. 管祥楠,董士伟,刘玉,张欣欣,潘瑜春,卢闯. 2024

[9]丘陵山区地块尺度耕地生态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许标文,王海平,杨军,郑百龙. 2018

[10]面向水源地保护的地块尺度桉树遥感识别方法研究. 曾志康,谢国雪,黄启厅,张家玫,马灿达. 2018

[11]丘陵山区地块尺度耕地利用效率研究. 吴兆娟,高立洪. 2013

[12]丘陵山区地块尺度耕地生态价值测算与提升. 吴兆娟,丁声源,魏朝富,张仕超. 2013

[13]丘陵山区地块尺度耕地社会稳定功能价值测算与提升. 吴兆娟,丁声源,魏朝富,高立洪. 2015

[14]丘陵地区果蔗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童晓利,徐生,伍冠锁,张海军,王庆南. 2003

[15]苏南丘陵区岗坡地果草牧结合及其效果探讨. 傅反生,储国良,束兆林,丁剑英,王敬根,刘亚柏,花卫华,庄桂花. 2005

[16]紫花苜蓿在苏南丘陵山区的适应性分析. 傅反生,吉沐祥,胡跃高,戚志强,储国良,张薇,陈源. 2006

[17]我国丘陵薄地甘薯生产机械化发展探讨. 胡良龙,胡志超,胡继红,田立佳,计福来,王冰. 2012

[18]川中丘陵地区不同侵蚀立地水土流失治理模式及其效益. 张奇,杨文元. 1995

[19]江淮易旱丘陵棉花节本高效综合栽培体系研究. 郑曙峰,唐胜,李文才,潘泽义,杨可胜,产焰坤,王占乔,张兆冬. 2000

[20]华北丘陵及平原有机及常规农田地表蜘蛛多样性研究. 刘入华,孙仁华,宋成军,刘庆生,刘云慧,段美春,张旭珠.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