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条件下水稻发芽力QTL的定位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滕胜

作者: 滕胜;曾大力;钱前;国广泰史;黄大年;朱立煌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籼粳亚种;DH群体;低温条件下发芽力;QTL检测;动态分析

期刊名称: 科学通报

ISSN: 0023-074X

年卷期: 2001 年 46 卷 13 期

页码: 1104-110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采用典型的籼粳交(ZYQ8/JX17)的花药培养DH群体为材料,在15℃的条件下对水稻发芽力进行研究.发现该 DH群体的籼、粳双亲在低温条件下的发芽力存在明显差异,6~11d,ZYQ8的发芽率比JX17高;12~16 d,JX17的发芽率比ZYQ8高.用该群体构建的分子连锁图谱进行了发芽力逐日数量性状座位(QTL)分析,共检测到2个QTL,其中位于第9染色体C397B和RZ617B之间的qLTG-9在8~11d检测到其加性效应均为正值,即来自JX17的等位基因有利于提高发芽力;位于第4染色体RG908和CT563之间的qLTG-4在12~16d检测到其加性效应均为负值,即ZYQ8的等位基因提高发芽力.2个QTL表现时间不同,显示了低温条件下发芽力遗传机制的复杂性.

分类号: S511.01

  • 相关文献

[1]水稻籼粳交DH群体苗期的耐冷性QTLs分析. 钱前,曾大力,何平,郑先武,陈英,朱立煌. 1999

[2]家畜数量性状位点(QTL)定位的分析方法. 周喜荣,玛尔孜亚,宋晓兰,王晶,拉扎提,黄文来. 2013

[3]陆海BC4F2和BC4F3代换系的评价及纤维产量与品质相关QTL的检测. 兰孟焦,杨泽茂,石玉真,葛瑞华,李爱国,张保才,李俊文,商海红,刘爱英,王涛,袁有禄. 2011

[4]花生主茎高、侧枝长的遗传分析及QTL检测. 刘华,张新友,韩锁义,严玫,徐静,董文召,孙子淇. 2013

[5]三系法籼粳亚种杂交水稻研究的初步进展. 邓应德. 1990

[6]云南改良稻及元阳地方稻磷高效研究. 王雨辰,曾亚文,杜娟,杨树明,普晓英. 2009

[7]不同氮肥水平下籼粳亚种籽粒灌浆特征比较. 石吕,薛亚光,魏亚凤,李波,石晓旭,刘建. 2019

[8]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稻米蛋白质含量与蒸煮食味品质的关系及后期氮肥的效应. 石吕,张新月,孙惠艳,曹先梅,刘建,张祖建. 2019

[9]云南稻籼粳亚种间功能性成分含量差异. 王雨辰,杜娟,曾亚文,杨树明,普晓英. 2010

[10]不同类型籼粳亚种间杂种F_1可利用和非可利用杂种优势的评价和利用. 杨振玉,张忠旭,华泽田,张铁龙,顾义明. 1990

[11]普通野生稻遗传分化及水稻起源关系研究进展. 梁云涛,陈成斌,徐志健,梁世春,潘英华. 2015

[12]利用染色体片段置换系图位克隆水稻籼粳交杂种胚囊败育新基因S31. 赵志刚,江玲,张文伟,谢坤,田华,刘玲珑,万建民. 2008

[13]读《猪业科学》2014年第3期感言. 刘娣. 2014

[14]不同生长年限威宁草芦营养成分动态研究. 陈超,龙忠富,刘正书. 2008

[15]球茎草芦营养成分动态分析. 龙忠富,唐成斌,王家顺,刘正书. 2006

[16]水稻叶绿素含量动态QTL分析. 刘进,王嘉宇,姜树坤,徐正进. 2012

[17]基于生态通道模型的长江口及邻近海域生态系统能流动态分析. 王远超,梁翠,线薇微,张效嘉. 2018

[18]茄子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主要品质的变化. 吴雪霞,张爱冬,朱宗文,许爽,姚静,李贤. 2018

[19]醋栗果实发育中有机酸和类黄酮含量及体外抗氧化活性的动态分析. 孙晶. 2021

[20]山西省近40年粮食产量动态变化分析与研究. 周眉生.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