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树叶片着生节位与其质量变化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金方伦

作者: 金方伦;韩世玉;罗朝斌;王贤玉;吴康云;黎明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桑树;农桑14号;叶片;节位;质量;关联度;分析

期刊名称: 中国蚕业

ISSN: 1007-0982

年卷期: 2020 年 001 期

页码: 1-5,11

摘要: 为探讨桑树叶片不同着生节位与其质量变化的关系,2016-2018年连续3年以农桑14号桑树品种为试验材料,在桑树生长季节7月上旬和9月上旬分别调查了春梢上叶片着生节位和叶片长度等6个叶片性状指标,及叶片质量等3个叶片质量指标,将叶片按其在春梢上着生的节位(从春梢基部向上数)分为9个小组:分组1(X1),6~10节位;分组2(X2),11~15节位;分组3(X3),16~20节位;分组4(X4),21~25节位;分组5(X5),26~30节位;分组6(X6),31~35节位;分组7(X7),36~40节位;分组8(X8),41~45节位;分组9(X9),46~50节位.采用灰色关联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关联度由大到小依次为X1>X2>X3>X4>X9>X8>X5>X6>X7,即分组1的桑树叶片着生节位对其叶片质量变化的灰色关联度(r>0.93)最大,其次是分组2(r>0.82),再次是分组3(r>0.74)和分组4(r>0.70),其它分组的桑树叶片着生节位对叶片质量变化的灰色关联度相对较小(r﹤0.70);(2)X1和X2、X2和X3、X4和X9、X5和X9、X5和X6组之间的叶片着生节位与其质量变化的灰色关联度差异显著(P﹤0.05),X3和X4、X8和X9、X5和X8、X6和X7组之间的叶片着生节位与其质量变化的灰色关联度差异不显著(P>0.05).在进行园区采叶时,选择叶片应以春梢基部6~10节位的叶片质量为最好,其次是11~15节位的叶片,再次是16~20节位的叶片,最后是21~25节位的叶片.

分类号: S888.2

  • 相关文献

[1]桑树新品种农桑12号农桑14号的育成初报. 林寿康,计东风,沈国新,吴云翔,吕志强,沈永康,马秀康,史兴华,杨樾,吴天林. 1997

[2]蓖麻主茎叶片着生节位与主茎及叶片性状指标的回归分析. 金方伦,金玲,罗朝斌,詹永发,吴康云. 2021

[3]果实采收后葡萄植株不同节位叶片光合特性的变化规律. 曹雄军,白先进,潘元晴,罗欣月,时晓芳,林玲,白扬,马广仁,何新华,王博. 2019

[4]着生母枝节位对桑果梢及桑果性状指标的影响. 金方伦,韩世玉,罗朝斌,杨胜特,吴康云. 2021

[5]桑果不同单果质量与其品质变化的回归分析. 金方伦,杨胜特,罗朝斌. 2024

[6]四川省桑树品种区试参试品种产量与质量性状分析. 刘刚,任作瑛,危玲. 2009

[7]桑品种育71-1桑果梢直径与桑叶性状和桑果性状指标的相关性. 金方伦,罗朝斌,韩世玉,吴康云. 2023

[8]不同尿素施用量与蓖麻叶片品质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金方伦,罗朝斌,吴康云,韩世玉. 2022

[9]蓖麻叶片质量与其性状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金方伦,罗朝斌,吴康云. 2023

[10]不同桑树品种的叶片培养及植株再生试验. 孔令汶,郑淑湘,卞元生. 1990

[11]农桑14号桑树春梢叶片净质量与其着生节位和叶片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金方伦,罗朝斌. 2024

[12]桑树新生枝条和叶片中的养分分配格局研究. 唐甜,张建华,田俊俊,庞良玉,姚莉. 2017

[13]桑树新梢与叶片的生长发育动态分析. 金方伦,杨胜特,罗朝斌,韩世玉,黎明,张发维,胡世叶,岳鲜,王文学. 2018

[14]桑枝粗细和空间位置对叶片微量元素分布的影响. 唐甜,张建华. 2019

[15]不同牦牛肉氨基酸质量分析. 李维红,高雅琴,杨晓玲,席斌,熊琳. 2018

[16]桑树叶片大小与质量的相关性. 金方伦,王贤玉,韩世玉,罗朝斌,杨胜特,黎明,胡世叶. 2020

[17]桑树新品种农桑12号、农桑14号的育成. 林寿康,吕志强,计东风,沈国新,吴云翔. 2001

[18]不同剪梢程度对农桑14号春季经济性状及产叶量构成的影响. 韩世玉,余文中,邢丹,何静,韩陈敏. 2024

[19]不同结荚习性大豆叶—粒关系的研究. 董丽杰,宋书宏,董钻,孙国民,李志菊. 2002

[20]吉林省新老大豆品种不同节位叶片光合特性的研究. 朱末,刘晓龙,徐晨,季平,陈思宇,刘鹏,李昳,祁新.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