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褐飞虱生物型的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柳桂秋
作者: 吴美伍;江建云;田际榕;雷惠质
作者机构:
期刊名称: 湖南农业科学
ISSN: 1006-060X
年卷期: 1986 年 04 期
页码: 38-37
摘要: 据国际水稻所近年报道,在菲律宾,褐飞虱有3个生物型,在亚洲部分地区已产生5个生物型。这说明水稻抗褐飞虱品种在一个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数年后,往往会出现新的生物型。因此,鉴定一个地区褐飞虱的生物型,对抗性品种的选育和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利用不同抗性基因的水稻品种对褐飞虱不同生物型的受害反应的原理,自1980-1984年对全省各地、市田间褐飞虱种群进行了生物型的鉴定研究,在长沙地区除1982年外,其他4年均重复地进行了鉴测。 一、些定方法 本试验按国际水稻所统一规定的鉴别品种和鉴定方法进行,用“TN1”(合中本地二号)、“MOdgO”(摩德歌)、 “ASD”“Ptb,。”和“Babawee”等5个水稻品种作鉴别材料。上述品种催芽后播种于盛满泥土的60 X 30 X 10cm木盆内。然后将木盆放人60 x 60 x 100cm的39目尼龙纱(或塑料纱)的木制养虫笼内。每品种重复3次,每重复播芽谷20粒,行长18cm,行距5 cm。待秧苗2—3叶期,调查实际苗数,按二(苗):5(虫)接虫。供试虫源系在被鉴定地区稻田采集的褐飞虱成虫,然 (下转第37页) (上接第38页)后于室内饲养出的2—3龄若虫,再接入供试品种上。接虫后,当敏感品种“TNl”秧苗死亡达80%时,即对其他品种的受害程度进行调查,每隔两天调查一次,共查三次。益按《国际水稻试验评价标准》中规定的0—9级(表1),予以分级记载。最后根据供试品种受害程度,参照《水稻品种对褐飞虱生物型的反应表》(表2),来确定一个地区褐飞虱的生物型。 二、皇走结果 根据表3所列数据,1980—1984年对我省11个地、市的田间褐飞虱种群接在各鉴别品种上,其受褐飞虱为兽的反应:敏感品种“TN”的受害程度是9级,其他鉴别品种为l—3.9级,均表现为抗。据此,可以证实,目前我省田间褐飞虱的种群,应是生物型1。湖南褐飞虱生物型的研究@柳桂秋$湖南省农科院植保研究所 @吴美伍$湖南省农科院植保研究所 @江建云$湖南省农科院植保研究所 @田际榕$湖南省农科院植保研究所 @雷惠质$湖南省农科院植保研究所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高粱条螟在湘北地区的发生动态
作者:黄河清;田际榕;肖宝刚;刘晓峰;王建文
关键词:高粱条螟;湘北;发生世代;越冬;越夏;未成熟期;发育分级
-
条螟发生规律
作者:田际榕;徐志德;肖宝刚
关键词:甘蔗;Procerasvenosatus;发生
-
条螟生活史初步研究
作者:田际榕;徐志德;肖宝刚
关键词:滞育;越夏;春化型;秋化型
-
甘蔗二点螟在湖南的发生特点
作者:田际榕;徐志德;彭科林;万强;毛先清;肖宝刚;叶仁南
关键词:滞育,脱皮,后补营养,发生代数
-
甘蔗二点螟防治技术研究
作者:田际榕;徐志德;彭科林;万强;陈松林;张平喜;肖宝刚;潭润安
关键词:甘蔗二点螟;防治
-
稀土提高农产品产量、改善品质和降低农药残留量效果的研究
作者:田际榕;彭海华;张秀菊;李东郁;禹灿基;柳钟浣;权泰翰
关键词:稀土,作物,产量,品质,农药残留
-
稀土对提高农产品产量、改善品质和降低农药残留的效果研究
作者:田际榕;彭海华;张秀菊;李东郁;禹灿基;柳钟浣;权泰翰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