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性交替隔沟灌溉对夏玉米生理特性和水分生产效率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汪顺生

作者: 汪顺生;费良军;孙景生;高传昌;傅渝亮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控制性交替隔沟灌溉;夏玉米;生理特性;产量;水分生产效率

期刊名称: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ISSN: 1000-7601

年卷期: 2011 年 29 卷 05 期

页码: 115-119+13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2008年6~9月在河南新乡进行了不同沟灌方式和水分处理下(质量比占田间持水率的80%、70%、60%)夏玉米生理特性和生产效率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交替隔沟灌溉有效抑制冗余生长,使光合产物向有利于产量形成方向运转,灌水量均减小33.3%,耗水量降低22.04%、21.05%和23.88%,减产2.85%、3.99%和9%;常规沟灌和交替隔沟灌溉的灌溉水生产效率(WUEI)均是70%处理最高,为1.74和2.50 kg/m3,总水分生产效率(WUEET)表现为常规沟灌70%处理最高(1.63 kg/m3),交替隔沟灌溉80%处理最高(2.05 kg/m3);同种水分处理,交替隔沟灌溉的水分生产效率远高于常规沟灌,是夏玉米适宜的供水模式。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黄淮海平原地区深松和灌水次数对冬小麦-夏玉米节水增产的影响. 强小嫚,张凯,米兆荣,刘战东,王万宁,孙景生. 2019

[2]夏玉米控制性交替隔沟灌溉农田蒸发蒸腾的试验研究. 汪顺生,高传昌,孙景生,费良军,王松林. 2009

[3]氮肥减施对夏玉米花后生理特性的影响. 张盼盼,朱玉平,黄璐,宇婷,乔江方,李川,张美微,刘京宝. 2020

[4]花期高温胁迫对不同耐热型夏玉米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单晶,张慧,王竹,李宗新,薛艳芳,钱欣,王良,刘开昌,高英波. 2020

[5]三种灌溉方式对辣椒生长、产量和水分生产效率的影响. 朱文超,石建梅,胡明文,胡建菊,李正丽. 2014

[6]不同灌水条件对小麦节水品种产量和水分生产效率的影响. 王志平,李昌伟,王克武,赵茂林,郑雅莲,张娜,朱青燕. 2007

[7]控根容器中春提前番茄需水规律研究. 郄丽娟,赵付江,韩晓倩,张立永,韩建会. 2012

[8]膜下滴灌不同灌水处理对玉米形态、耗水量及产量的影响. 刘战东,肖俊夫,刘祖贵,南纪琴,杨道成. 2011

[9]大白菜节水栽培技术研究. 陈海丽,刘明池. 2007

[10]地下水埋深对冬小麦和春玉米产量及水分生产效率的影响. 刘战东,肖俊夫,牛豪震,贾云茂. 2011

[11]施氮对不同基因型夏玉米生理特性的影响. 徐祥玉,张敏敏,翟丙年,李生秀. 2010

[12]土壤水分和气象因子对夏玉米生理特性的影响. 刘祖贵,陈金平,孟兆江,张寄阳,段爱旺,刘战东. 2004

[13]氮肥减施下添加硝化抑制剂对夏玉米灌浆期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 张盼盼,李川,张美微,赵霞,黄璐,刘京宝,乔江方. 2022

[14]不同土壤水分处理对夏玉米叶片光合等生理特性的影响. 刘祖贵,陈金平,段爱旺,孟兆江,张寄阳,刘战东. 2006

[15]周年氮肥统筹对冬小麦、夏玉米生理特性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韩小伟,张慧,薛艳芳,钱欣,王竹,赵海军,高英波,李宗新. 2019

[16]夏玉米叶片生理特性与生态因子间关系的研究. 刘祖贵,陈金平,段爱旺,孟兆江,张寄阳,刘战东. 2006

[17]控制性交替灌溉情况下土壤蒸发的预测研究. 李彩霞,陈晓飞,王铁良,杨国范,郑淑红,汪明霞. 2007

[18]冬小麦-夏玉米复种连作中定位水氮组合对籽粒灌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郭丽,张凤路,贾秀领,任会芳,董志强,张丽华,邢素丽. 2010

[19]豫南雨养区夏玉米产量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赵霞,王宏伟,谢耀丽,闫玉方,刘京宝,王振华,黄璐. 2010

[20]麦茬处理方式对夏玉米荧光参数日变化及产量的影响. 赵霞,王秀萍,李潮海,刘天学.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