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山地丘陵区考虑水稻产量和生态安全的容许施氮量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陈安强

作者: 陈安强;雷宝坤*;鲁耀;毛妍婷;张丹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氮;生态;试验;容许施氮量;氮素表观利用率;氮素表观损失量;田面水总氮;南方山地丘陵区

期刊名称: 农业工程学报

ISSN: 1002-6819

年卷期: 2013 年 29 卷 09 期

页码: 131-139

收录情况: EI ;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研究南方山地丘陵区水稻种植过程中的容许施氮量,确保水稻产量、生态安全和提高氮肥利用效率,通过在福建(FJ)、四川(SC)、云南(YN)和江西(JX)4个试验点开展田间试验,分析了施氮量、水稻产量、氮素表观利用率、氮素表观损失和田面水总氮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随施氮量的增加,各试验点的水稻产量呈一元二次函数变化,当施氮量为184.7(FJ)、185.98(SC)、288.8(YN)和249.5(JX)kg/hm2时,4个试验点的水稻产量达到最高,分别为5.47、11.24、9.9和4.42t/hm2。氮素表观利用率随施氮量的增加呈Sigmoidal函数递减。当施氮量为135、155、225和185kg/hm2时,FJ、SC、YN和JX试验点的氮素表观利用率出现拐点;田面水总氮随着氮素表观损失量的增加呈指数函数增加,当FJ、SC、YN和JX的施氮量超过180、225.5、236.3和270kg/hm2时,引起田面水总氮迅速增加,分别增加了50.9%、53.3%、90.6%和93.4%。根据容许施氮量确定的原则,通过对各指标相互关系的分析,确定了兼顾水稻产量、氮素利用率和环境安全的容许施氮量,福建、四川、云南、江西的容许施氮量为135~180.0、155~185.98、225~236.3和185~249.5kg/hm2,相应水稻产量为5.38~5.46、11.19~11.24、9.77~9.81、4.36~4.42t/hm2。该研究可为南方山地丘陵区水稻种植过程中合理的氮肥使用量提供参考。

分类号: S511

  • 相关文献

[1]马铃薯“3414”施肥的效果. 张熙,石金芝,石乔龙. 2009

[2]基于长期定位试验的典型稻麦轮作区作物产量稳定性研究. 马力,杨林章,沈明星,夏立忠,李运东,刘国华,殷士学. 2011

[3]基于冠层光谱植被指数的冬小麦作物系数估算. 李贺丽,罗毅,赵春江,杨贵军. 2013

[4]优化氮肥用量和基追比例提高红壤性水稻土肥力和双季稻氮素的农学效应. 张雪凌,姜慧敏,刘晓,郭康莉,杨俊诚,邓仕槐,张建峰. 2017

[5]实现黑土玉米高产和养分高效的控释氮肥与尿素掺混比例. 张磊,孔丽丽,侯云鹏,尹彩侠,赵胤凯,刘志全,徐新朋. 2022

[6]放牧、舍饲与生态建设刍议. 贾明,阿拉塔,宝音贺希格,边峰云,梁涛,那雅,曾耀武,王泽平. 2002

[7]建设生态福建 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吴越,刘玲. 2017

[8]长春市伊通河流域生态型护岸的应用分析. 王振廷,宋浩然,张晓菲. 2017

[9]屏南县发展高山生态观光茶园的设想. 薛巧英,王振康. 2007

[10]江苏大麦品种资源在不同生态区的种植表现及引种可行性探讨. 王家仁,徐芹,刘金根. 1997

[11]萨福克,地角陶赛特羊在新疆的生态适应性研究. 李耿民,苏伟. 1997

[12]江苏省大麦品种资源的生育期及生态适应性表现. 吴春,龚其声,黄如鑫,陈和,陈健,陈晓静. 1997

[13]屋顶菜篮子工程实施意义与发展前景. 李伯钧,刘小丽,杨佩贞,林国有,戚行江. 2012

[14]科技共建打造抚顺生态柞蚕产业基地. 康丽娜,赵娜,滕雪莹,王晓,夏兴宏,王华玲,李春艳,雷霞,历红达. 2016

[15]竹生真菌及竹黄生物学研究进展(英文). 刘永翔,朱英,黄永会,刘作易. 2010

[16]中国海南岛灵芝资源及其分布特征(英文). 吴兴亮,郭建荣. 2000

[17]贵州大沙河地区大型真菌及其生态. 吴兴亮,钟金霞,邹芳伦,连宾. 1995

[18]贵州黎平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资源及其生态分布. 吴兴亮,朱国胜,郭永怡,钟金霞. 2006

[19]“生态与绿色”的呼唤——吴凤农业实验基地设计实践. 张锦宇. 2001

[20]果树—牧草—草鸡生态种养模式. 林久军,季国军,赵荷娟,魏启舜,唐泉.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