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高稳系数分析法评价长江中下游麦区品种的高产性及稳产性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宇庆

作者: 张宇庆;朱展望;刘易科;陈泠;邹娟;佟汉文;何伟杰;朱光;李想成;王文学;高春保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小麦;高产性;稳产性;高稳系数

期刊名称: 湖北农业科学

ISSN: 0439-8114

年卷期: 2020 年 59 卷 024 期

页码: 32-34,4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利用高稳系数法(HSC)对参加2016—2017年长江中下游区域试验的26个小麦品种(品系)进行了高产性及稳产性分析.结果表明,用高稳系数法与常规统计分析方法评价品种高产稳产性的结果基本一致,但高稳系数法能通过HSC值更简单、直观地反映品种的高产性和稳产性是否一致.参试品种徽红225的产量、HSC值和变异系数分别排在第一位、第一位和第二位,为典型的高产稳产类型品种,具有较大的推广前景.

分类号: S512

  • 相关文献

[1]用高稳系数分析评价旱地小麦新品种的高产稳产性. 刘玲玲,张松令,陈永杰,闫淑萍,王丽萍. 2001

[2]用高稳系数法分析两个小麦新品种的丰产性与稳产性. 张美荣,张瑞仙,双志福,王振富. 1999

[3]区域试验中品种的高产性和稳产性分析方法的探讨. 张动敏,陈玲,梁新棉. 2003

[4]高稳系数法在芝麻品种(系)高产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 赵应忠,付玲,刘红艳. 2003

[5]芝麻新品种冀航芝1号高产稳产性分析及配套栽培技术. 程增书,李玉荣,陈四龙,王瑾,田立荣,周立杰,刘吉生. 2010

[6]13个糜子品种高产稳产性分析. 董扬,闫锋,李清泉,季生栋,李旭业,赵索,武琳琳,周超. 2020

[7]长农41号谷子新品种高产稳产性分析. 伊江山,王瑞,李中青,郭二虎. 2015

[8]芝麻新品种冀航芝2号高产性 稳产性及适应性分析. 徐桂真,王生辰,朱东旭,关中波. 2013

[9]高稳系数法在芝麻品种(系)高产稳产性分析中的应用. 赵应忠,付玲,刘红艳. 2003

[10]用高稳系数法分析杂交油菜新品种农华油101的丰产稳定性. 侯燕. 2009

[11]黄淮海南部玉米新品种丰产性和稳产性及应用前景分析. 郑飞,陈静,孔令杰,刘瑞响,陈艳萍,袁建华. 2019

[12]棉花新品种测试体系丰产性和稳产性分析方法的比较. 郜新强,郭香墨,张小伟,张进忠,孟凡奇,马宝玲,周关印,刘金海. 2014

[13]谷子新品种长生07的丰产性 稳产性及适应性分析. 郝晓芬,王节之,王根全,王晓宇,王潞英. 2011

[14]江苏省玉米新品种丰产性和稳产性及应用前景分析(英文). 郑飞,孔令杰,刘瑞响,张美景,孟庆长,赵文明,陈艳萍,袁建华. 2017

[15]冀玉18的丰产稳产性分析. 宋炜,王宝强,张动敏,韩芳,赵祥,陈玲,李荣改,魏剑锋,李兴华. 2015

[16]江苏省玉米新品种丰产性和稳产性及应用前景分析. 郑飞,孔令杰,刘瑞响,张美景,孟庆长,赵文明,陈艳萍,袁建华. 2018

[17]高稳系数法在小麦新品种高产稳产分析中的应用. 曲祥春,何中国,郝文媛,张君,李发. 2004

[18]用高稳系数法分析小麦品种绵麦37的高产稳产性. 周强,李生荣,任勇,杜小英,陶军. 2011

[19]长江中下游地区小麦新品种丰产稳产性的评价. 姚金保,张鹏,马鸿翔. 2019

[20]应用高稳系数分析法评价2016~2017年度湖北省小麦区域试验品种的高产性及稳产性. 张宇庆.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