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恶英暴露下奶牛血液代谢组学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胡晓旭

作者: 胡晓旭;许彤;陈旸升;谢群慧;郝艳芬;王楚;程劼;王璞;张庆华;徐丽;赵斌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二恶英;奶牛;代谢组学;LC-MS

期刊名称: 环境化学

ISSN: 0254-6108

年卷期: 2023 年 42 卷 004 期

页码: 1067-107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旨在研究食用被PCDD/Fs污染的饲料对奶牛血液代谢组的影响.选择飞灰作为PCDD/Fs的载体,暴露期间将30 g飞灰与40 kg奶牛饲料均匀混合,使用配制的污染饲料饲喂奶牛,连续饲喂38 d后采集血液.采用液相色谱-质谱(LC-MS)联用技术对血液进行代谢组学分析,并且结合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对代谢轮廓进行模式识别分析并筛选差异代谢产物.共鉴定差异代谢物50个,主要为氨基酸、胆酸、磷脂与脂肪酸类成分.将差异代谢物进行通路分析并注释,涉及19条代谢通路,主要与氨基酸、脂肪酸及胆碱代谢相关.PCDD/Fs暴露干扰了奶牛的脂肪酸代谢、氨基酸代谢、磷脂代谢、胆汁酸代谢,可作为PCDD/Fs暴露的靶标代谢通路供进一步的研究.

分类号: X503.221`S823

  • 相关文献

[1]基于代谢组学的‘云抗10号’晒青茶加工过程代谢物变化. 戴宇樵,吕才有,何鲁南,易超,刘学艳,黄雯,陈加敏. 2020

[2]组学技术在判定奶牛酮病发病中的应用. 沙萍,马敏,宝华,张春华,马燕芬,孙天昊,宋利平. 2024

[3]代谢组学在奶牛营养与牛奶质量安全方面的研究进展. 王倩,张养东,郑楠,李松励,文芳,赵圣国,王加启. 2017

[4]基于GC-MS技术的蹄叶炎奶牛血浆代谢谱分析. 李亚娟,王东升,张世栋,严作廷,杨志强,杜玉兰,董书伟,何宝祥. 2016

[5]代谢组学在奶牛上的应用研究进展. 李厅厅,程隽如,曾令湖,于农淇,鄢胜飞,梁莎莎,朱远致,黄健,谭正准,李辉,卢瑛,覃广胜. 2022

[6]围产前期补饲酵母硒对奶牛乳汁代谢物的影响. 杜振隆,付力立,罗正中,马莉,周涛,姚学萍,沈留红,余树民,严作廷,曹随忠. 2023

[7]荷斯坦奶牛初乳与常乳代谢物差异分析. 周涛,付力立,罗正中,马莉,杜振隆,姚学萍,沈留红,余树民,严作廷,曹随忠. 2024

[8]奶牛酮病早期预警技术的研究进展. 杜振隆,罗正中,周涛,曹随忠,严作廷. 2024

[9]代谢组学在奶牛蹄叶炎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李亚娟,董书伟,王东升,张世栋,严作廷,杨志强,杜玉兰,何宝祥. 2016

[10]食品中二恶英类化合物的污染与分析. 廖涛,XIONG Guang-quan,林若泰,LI Lu,徐盈. 2008

[11]二恶英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 程永友,王迪,王慧文,杨啸枫,于洪侠,杨曙明. 2007

[12]饲料中二恶英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李晓敏,张庆华,王璞. 2014

[13]饲料中二恶英类化合物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程劼,苏晓鸥. 2010

[14]中国沿海部分地区半褶织纹螺的毒性及毒素组成分析. 罗璇,于仁成,王晓杰,周名江. 2016

[15]九蒸九制对鸡头黄精理化性质及抗氧化性的影响. 王俊楠,卢琪,薛淑静,陈晓春,张春兰,杨德. 2024

[16]控水处理对紫花苜蓿抗寒性影响的代谢组学分析. 徐洪雨,李向林. 2020

[17]基于LC-MS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新疆南疆地区羊肉中代谢物差异. 邢巍婷,吕雪峰,宫平,胡波,许艳丽,胡昕,王乐. 2024

[18]基于分子印迹技术与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的抗病毒中药有效成分筛选方法学研究. 杨亚军,刘希望,刘玉荣,李冰,张继瑜,李剑勇. 2015

[19]阿莫西林的γ辐照降解过程与机理试验研究. 谢水波,吴宇琦,罗志平. 2014

[20]基于硫苷种类和含量分析的高品质水果萝卜种质筛选. 刘哲,沈峰,郑佳秋,王燕,祖艳侠,吴永成,王薇薇,张丽娜,冯汝超,张向向,高静,梅燚. 202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