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质覆盖式免耕播种技术对玉米出苗及生长发育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史健伟

作者: 史健伟;邹华芬;严晓丽;孙海天;王宏轩;李海亮;汪春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基质覆盖;玉米幼苗;免耕播种;生长性状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科学

ISSN: 1002-1302

年卷期: 2024 年 52 卷 016 期

页码: 125-13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为探明基质覆盖式免耕播种对玉米幼苗生长的影响,确定适宜的基质覆盖量和基质占比,以彩甜糯2号玉米幼苗为研究对象,设置4个基质覆盖量(9.0、16.1、25.0、36.1 t/hm2)和5种基质占比(40%、50%、60%、70%和80%),以常规种植方式为对照(CK),开展基质覆盖式免耕播种田间试验,解析基质覆盖量、基质占比对玉米幼苗出苗率、生长性状、物质积累量和根系形态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基质覆盖量为16.1 t/hm2,基质占比为60%时出苗率达到最大(96.34%).基质覆盖量为16.1 t/hm2和基质占比60%(A2处理)时玉米幼苗性状表现好,早期易发挥显著优势,幼苗长度、胚芽鞘长度、初生胚根长度以及茎基宽均优于其他处理.基质覆盖量为16.1 t/hm2和基质占比60%时总根长度、根表面积、平均直径达到最大值,A2处理总根长度较CK增加44.93%,根表面积较CK增加65.09%.基质覆盖量为16.1 t/hm2和基质占比60%时玉米幼苗地上生物质积累量最大,基质覆盖量为25.0 t/hm2和基质覆盖量为36.1 t/hm2处理的地下生物质积累量均高于其他处理,但其地上生物质积累量均不具有优势.基质覆盖式玉米免耕播种技术的适宜基质覆盖量为16.1 t/hm2,基质占比为60%,此时培育玉米幼苗出苗率高,幼苗性状好,生物量提高显著,根系活力好.研究结果可为亚热带地区玉米免耕播种种植技术提供参考.

分类号: S513.04

  • 相关文献

[1]基质覆盖式免耕播种技术对玉米生长性状的影响研究. 李海亮,汪春,邹华芬,孙海天,余兵兵,汪汇源. 2020

[2]低温胁迫下聚糠萘合剂对玉米幼苗光合作用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徐田军,董志强,兰宏亮,裴志超,高娇,解振兴. 2012

[3]2BMFJ-4型智能秸秆还田玉米免耕施肥播种机的研制. 李维华,孙宜田,王小瑜,荐世春. 2013

[4]2BQM-2型免耕气吸播种施肥机的研制与试验. 尤晓东,张旭,刘忠泽,徐迪娟,章惠全. 2009

[5]新疆兵团免耕播种技术现状分析. 赵岩,周亚立,刘向新,李生军,闫向辉. 2011

[6]辽宁玉米免耕播种机械化作业技术研究. 范玉萍. 2014

[7]国内外免耕播种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 张冲,吴努,张延化,吴惠昌,顾峰伟,胡志超. 2018

[8]保护性耕作技术及其机具在新疆的推广应用. 刘向新,周亚立,何磊,赵岩,闫向辉,李生军. 2012

[9]东北松辽平原中部黑土地区保护性耕作的探讨. 边少锋,何奇镜,张健. 2002

[10]基于SolidWorks的破茬开沟犁刀的设计与强度分析(英文). 何磊,周亚立,刘向新,赵岩. 2011

[11]桦甸市免耕机播种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王长江,方向前,张德新,殷春红,刘云多,段元才,石宝忠,杨焕茹,金宏杰,王素芹. 2017

[12]苗带重镇压对土壤环境、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姜业成,孙海全,邓奥严,王硕,高玉山,姜岩. 2022

[13]免耕播种对麦茬夏谷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郝洪波,崔海英,李明哲,杨彬海. 2012

[14]旋涡式圆盘开沟装置的设计及试验研究. 万其号,布库,焦巍,李岩,刘百顺. 2014

[15]保护性耕作条件下小麦茎基腐病菌周年侵染循环规律. 王永芳,董志平,陈立涛,王孟泉,刘佳,齐永志,勾建军,李秀芹,崔彦. 2024

[16]保护性耕作技术及其机具在新疆的推广应用. 刘向新,周亚立,何磊,赵岩,闫向辉. 2012

[17]农户采纳保护性耕作技术影响因素研究. 曹光乔,张宗毅. 2008

[18]夏玉米机械化免耕播种技术研究. 王振华,刘晓文,张前进,张新. 2008

[19]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免耕播种技术现状分析. 赵岩,周亚立,刘向新,李生军,闫向辉. 2012

[20]不同水土保持耕作措施对降雨径流、产沙及土壤水蚀特性的影响. 李菲,李晓光. 202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