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相对高效液相色谱法测氯霉素降解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蒋瑞萍

作者: 蒋瑞萍;解开治;孙丽丽;卢钰升;李夏;顾文杰;李文英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流动相;降解菌;摇瓶培养

期刊名称: 环境科学与技术

ISSN: 1003-6504

年卷期: 2016 年 12 期

页码: 42-45+5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更加高效、简便地评估摇瓶培养中降解菌对氯霉素(CAP)的降解效果,指导CAP高效降解菌株的筛选,建立以乙腈∶草酸(0.01 mol/L)=60∶40、甲醇∶水=60∶40流动相,用于摇瓶培养中无机盐培养基氯霉素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结果表明,在0.5~100mg/L的浓度范围,采用乙腈-草酸作为流动相,其检出限为23μg/L,定量限为77μg/L,回收率为74.3%~93.8%,RSD为1.81%~14.69%;采用甲醇-水作为流动相,检出限为4.6μg/L,定量限为15μg/L,回收率为98%~103%,RSD为0.92%~3.25%。两者均适用于氯霉素降解菌的快速筛选,但甲醇-水作为流动相其灵敏度、准确度和精密性更高。

分类号: X172`X830

  • 相关文献

[1]氯嘧磺隆降解菌F31发酵条件及降解能力的研究. 任洪雷,陶波,李春霞. 2013

[2]3个平菇品种摇瓶培养对比. 孙玉禄. 2018

[3]斑玉蕈液体菌种培养条件及搔菌时间的筛选. 杨慧,谭琦,宋春艳,尚晓冬. 2012

[4]植物油中α-生育酚的分离与测定. 张苏社,庄希,周德卫,刘素芬. 1988

[5]HPLC-ELSD国产流动相试剂的降噪音方法. 曾建伟,张书娟,叶传财,谭春江,郑春松,禇剑锋,曹治云,黄云梅,陆烝,林忠宁. 2022

[6]大鼠血浆中绿原酸的HPLC测定法及药代动力学研究. 李新圃,罗金印,郁杰,李宏胜,韩福杰,陈兴国. 2006

[7]优化流动相提高代谢组学尿液样品中代谢物覆盖率的方法. 张艳欣,杨鑫,邹攀,杜鹏飞,王静,佘永新,金芬,金茂俊. 2017

[8]绿黄隆在小麦种子中的残留量测定. 蒋玉琴,邵明成,夏民洲. 1991

[9]木质纤维素生物降解机理及其降解菌筛选方法研究进展. 王士强,顾春梅,赵海红. 2010

[10]堆肥中高效降解纤维素及金霉素和土霉素的复合菌系的构建. 秦莉,高茹英,徐亚平,胡菊. 2014

[11]丁硫克百威降解菌的筛选、鉴定及其降解产物初步分析. 赵静,景招宏,姚兆群,赵思峰. 2016

[12]溴氰菊酯降解菌的分离筛选与应用潜力评价. 黄文源,侯少锋,龙友华,李明,吴小虎,徐军,刘新刚,董丰收,吴小毛,郑永权. 2018

[13]一株红霉素降解菌的筛选、鉴定与降解特性. 许双燕,张涛,张成,林辉,水贤磊,郑华宝. 2021

[14]氯嘧磺隆高效降解细菌的分离与筛选. 谢明,周淑云,万方浩,包磊. 2009

[15]二氯喹啉酸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降解特性分析. 董俊宇,罗坤,柏连阳,周小毛,曾爱平,范俊. 2013

[16]花生自毒物质降解菌的筛选及其降解效果初步研究. 何志刚,汪仁,王秀娟,李波,牛世伟,张鑫. 2014

[17]石油降解菌的筛选、鉴定及菌群构建. 李宝明,阮志勇,姜瑞波. 2007

[18]阿特拉津高效降解菌的分离与筛选. 谢明,万方浩,王瑞,邱卫亮,李丽. 2007

[19]石油污染土壤中正十六烷降解菌的效果研究. 彭怀丽,李红娜,张丽,马金奉,阿旺次仁,唐哲仁,朱昌雄. 2017

[20]苯并[a]芘降解菌SL-1的筛选、鉴定及其降解特性. 李艳秋,刘君,高鹏,刘慧军,孙建光,赵吉,胡海燕,屹立.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