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羊卓雍错高原裸鲤肠道寄生蠕虫的群落生态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潘瑛子
作者: 潘瑛子;扎西拉姆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群落生态;寄生蠕虫;群落结构;种间关系;羊卓雍错;高原裸鲤;西藏
期刊名称: 水生生物学报
ISSN: 1000-3207
年卷期: 2023 年 006 期
页码: 903-90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研究西藏羊卓雍错Yamdrok Lake高原裸鲤肠道寄生蠕虫的群落生态,探索寄生虫与西藏高原环境和独特的鱼类宿主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以肠道寄生蠕虫为对象,于2020年7月对180尾高原裸鲤Gymnocypris waddellii [雌性120尾,雄性60尾,全长22.20—49.20 cm,平均全长(36.76±4.18) cm,体重77.3—896.7 g,平均体重(425.92±148.27) g]进行了剖检,对群落结构和种间关系等群落生态进行了分析。羊卓雍错高原裸鲤肠道寄生蠕虫群落由5个物种构成,分别为聂氏似短节绦虫Parabreviscolex niepini、对盲囊线虫Contracaecum eudyptulae、束首线虫未定种Streptocara sp.、新棘吻虫未定种Neoechinorhynchus sp.和异肉吸虫未定种Allocreadium sp.。感染率从高到低依次为新棘吻虫未定种、聂氏似短节绦虫、异肉吸虫未定种、对盲囊线虫和束首线虫未定种。平均丰度从高到低依次为聂氏似短节绦虫、新棘吻虫未定种、束首线虫未定种、异肉吸虫未定种和对盲囊线虫。群落的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为0.59, 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为1.26, Pielou均匀度指数为0.83, Berger-Parker优势度指数为0.50,优势物种为聂氏似短节绦虫。有4组物种间存在正关联,关联性从高到代依次为:新棘吻虫未定种与异肉吸虫未定种、对盲囊线虫与新棘吻虫未定种、对盲囊线虫与异肉吸虫未定种、对盲囊线虫与束首线虫未定种。其他寄生蠕虫物种两两不存在种间关联。从感染与否看,被感染的宿主数量超过采样群体宿主数量的一半,其中,以感染1种寄生虫的宿主出现频次最高,感染2种寄生虫的宿主出现频次也较高, 3种和4种寄生虫共同感染的宿主出现频次明显降低,未发现5种寄生虫同时感染的宿主。与同位于西藏南部,并曾经相连的哲古措Chugutso Lake相比,两个湖泊尽管地理位置相近,宿主鱼类种类相同,寄生蠕虫物种组成一致,但羊卓雍错高原裸鲤肠道寄生蠕虫群落具有自身特点,即更高的平均丰度,绝大部分寄生蠕虫种群也具有更高的感染率,群落中的优势物种也与哲古措不同。种间关联被用来判断肠道寄生蠕虫群落中各种群两两间是否存在共存或排斥关系,即种间亲和性。在羊卓雍错高原裸鲤肠道寄生蠕虫群落中,新棘吻虫未定种与异肉吸虫未定种种间亲和性最高。但这种关系并不稳定,会随着水生态环境和群落中物种组成等的变化而变化。共感染的宿主出现频次变化提示,随着一个亚群落中物种数的增加,种间的相互作用越大,保持共存也越难。
分类号: S943
- 相关文献
[1]西藏羊卓雍错高原裸鲤肠道寄生蠕虫的种群生态. 潘瑛子,杨欣兰,曾本和,牟振波. 2022
[2]西藏黑斑原消化道寄生蠕虫的群落结构和感染情况. 潘瑛子. 2021
[3]西藏哲古措2种土著鱼类消化道寄生蠕虫的群落结构及感染状况. 潘瑛子,付佩佩,周建设,刘飞,王且鲁,扎西拉姆,陈美群,王万良. 2020
[4]西藏黑斑原鮡消化道寄生蠕虫的分布类型及种间关系. 潘瑛子,付佩佩,王且鲁,周建设,牟振波,胡光冉. 2021
[5]珠江三角洲稻区鼠类群落结构及演替研究. 冯志勇,黄秀清,颜世祥. 1995
[6]怒江西藏段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研究. 李斌,徐丹丹,刘绍平,王志坚. 2015
[7]巴松措原生动物群落结构季节及垂直分布. 杨欣兰,潘瑛子,巴桑. 2022
[8]澜沧江西藏段鱼类群落结构及多样性. 朱挺兵,胡飞飞,龚进玲,王旭歌,陈康,杜红春,杨德国,吴兴兵. 2022
[9]中国云南洱海周边小兽体表吸虱多样性(英文). 董文鸽,郭宪国,门兴元,钱体军,吴滇. 2009
[10]嵊泗海域拖网渔业资源群落生态学研究. 简婷婷,罗民波,张衡,王云龙. 2020
[11]大亚湾软体动物群落和种群生态研究进展与展望. 蔡立哲,杨德援,赵小雨,林靖翔,陈昕韡,周细平,饶义勇,马丽,林和山,傅素晶. 2022
[12]中国云南洱海周边小兽体表恙螨多样性(英文). 董文鸽,郭宪国,门兴元,钱体军,吴滇. 2008
[13]中国云南洱海周边小兽体表革螨多样性(英文). 董文鸽,郭宪国,门兴元,钱体军,吴滇. 2008
[14]洱海周边地带小兽体表蚤类调查. 董文鸽,郭宪国,门兴元,龚正达,吴滇,张政昆,张丽云. 2009
[15]蚂蚁对草地动植物及土壤作用的研究进展. 赵一军,赵敏,毛文娅,于应文. 2019
[16]马铃薯栽培种的起源与进化. 谷茂,丰秀珍. 2000
[17]茶组植物种间关系的cpDNA、rDNA ITS和mtDNA序列分析. 赵洋,杨培迪,成杨,刘本英,李游勇,杨阳. 2018
[18]土壤真菌对威百亩熏蒸的响应特征. 赵晓东,赵鹏宇,李晓晶,燕平梅,任天志,李永涛. 2021
[19]棉属(Gossypium)种子蛋白质电泳图谱与种间关系. 陈松,应苗成,彭跃进,黄骏麒,钱思颖,徐英俊. 1990
[20]封育对干热河谷Savanna植物群落种间关联性的影响. 何光熊,史正涛,闫帮国,杨淏舟,孙毅,王艳丹,余建琳,和润莲,史亮涛,方海东. 202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基于周丛藻类生物完整性指数评价拉萨河下游水质健康状况
作者:扎西拉姆;扎西罗宗;陈美群
关键词:拉萨河;周丛藻类;生物完整性指数;河流健康状况
-
拉萨河秋季着生藻类群落结构特征及其水质评价
作者:扎西拉姆;周建设;潘瑛子
关键词:拉萨河;着生藻类;群落结构;水质评价
-
异齿裂腹鱼Clock基因cDNA的克隆与组织表达特征
作者:周建设;扎西拉姆;王万良;孙帅杰;张驰
关键词:异齿裂腹鱼;Clock基因;克隆;组织表达
-
色林错裸鲤感染匙形双穴吸虫的种群动态和寄生偏好
作者:潘瑛子
关键词:种群动态;寄生偏好;匙形双穴吸虫;色林错裸鲤;色林错;西藏
-
鲫寄生7种指环虫的形态学和分子鉴定
作者:程姜雯;潘瑛子;马幸荣;王桂堂;李文祥
关键词:单殖吸虫;指环虫;后吸器;几丁质结构;种类鉴定;鲫
-
拉萨河下游周丛藻类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作者:扎西拉姆;张驰;王万良
关键词:拉萨河;周丛藻类;种类组成;时空变化
-
基于转录组分析温度诱导黑斑原(Glyptosternummaculatum)选择性剪接的变化
作者:王万良;周建设;扎西拉姆;张驰;陈美群
关键词:转录组;黑斑原;温度诱导;选择性剪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