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核荔枝僵果病的病原菌鉴定、入侵途径及快速检测技术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伟博

作者: 王伟博;李松刚;胡美姣;曹学仁;李敏;李焕苓;李芳;高兆银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无核荔枝;僵果病;病原菌;鉴定;检测

期刊名称: 热带作物学报

ISSN: 1000-2561

年卷期: 2024 年 45 卷 003 期

页码: 602-60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2022 年在海南无核荔枝上发现一种僵果病,与海南常见的荔枝病害炭疽病、酸腐病等病症差别明显,主要为害幼果,发病时幼果果实外观无明显变化,但无核荔枝完成疏果后,果实长至蚕豆大小时,发病果实的外果皮颜色变暗,剖开后内果皮发生不规则褐变,果实不再膨大,形成僵果,易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本研究对该病害的病原菌进行分离和鉴定,对入侵途径和快速检测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形态学鉴定、ITS、RBP2 和TEF1 基因序列分析,鉴定引起无核荔枝新型僵果病的病原菌为伯氏镰刀菌(Fusarium pernambucanum).无核荔枝幼果期果实果皮受农事操作、风、刺吸性昆虫为害等损伤后,易受到病原菌的入侵发病,而果实表面无伤口时不发病.病原菌入侵主要集中在果实纵经 3.2~4.8 mm的幼果期,随着果实的生长、果皮保护组织的增加和伤口的减少,病原菌难以入侵,果实发病率快速降低.基于 TUB基因序列,以伯氏镰刀菌及其他分离获得的镰刀菌属菌株基因组 DNA 为模板进行扩增测序,根据序列信息设计筛选出一对伯氏镰刀菌的特异性引物,构建了基于普通PCR的快速高效分子检测方法,该检测方法灵敏、高效,可用于指导无核荔枝僵果病的早期诊断与预防.

分类号: S436.67

  • 相关文献

[1]辣椒细菌性疮痂病病原菌分类、检测及综合防治研究进展. 刘清波,赵廷昌. 2011

[2]大豆疫霉菌检测鉴定方法. 刘春来,李新民,杨明秀. 2008

[3]仔猪水肿病病原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 吴位珩,杨莉,任荣清,潘淑惠,伍春红. 2006

[4]贵州续随子主要病害病原菌的分离鉴定. 王晓敏,张燕,龚德勇. 2013

[5]7种草坪草病害种类调查及主要病原菌鉴定. 文克俭,吴佳海,周玉锋,莫本田,苏生,张莉. 2012

[6]八角金盘灰斑病的病原鉴定及其防治药剂筛选. 吴石平,陈小均,刘作易. 2015

[7]甜樱桃果实采后致病菌的分离及定性分析. 张娜,关文强,阎瑞香,张平. 2012

[8]甜菜根瘿瘤畸形病. 朱丰梅,吴则东. 2017

[9]辽宁省苹果轮纹病病原菌鉴定及苹果品种(系)对其抗性的评价. 黄金凤,王冬梅,吕天星,闫忠业,王颖达,杨锋,刘志. 2021

[10]贵州火龙果采后病害主要病原菌分离鉴定及抑菌植物精油筛选. 张绿萍,袁启凤,解璞,王宇,王彬. 2019

[11]水稻穗腐病病原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 黄世文,王玲,刘连盟,刘恩勇,侯恩庆,肖丹凤,范锃岚. 2012

[12]兜兰萎蔫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崔学强,李秀玲,范继征,邓杰玲,孙明艳,张自斌,黄昌艳,卜朝阳. 2020

[13]福建省枇杷真菌性病害调查与鉴定. 陈福如,杨秀娟. 2002

[14]黄肉猕猴桃‘金实4号’果实采后蒂腐病病原菌的分离及鉴定. 李忆,尹全,张瑶,孙雷明,庄启国. 2024

[15]杂色鲍幼苗“急性死亡脱落症”病原菌分析. 刘广锋,周世宁,徐力文,王瑞旋,王江勇,陈毕生. 2006

[16]蚕豆褐斑病病原菌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 张慧,马连杰,冯牧野,卢文才,廖敦秀. 2018

[17]金线莲白绢病病原菌分离及分子鉴定. 赵云青,黄颖桢,陈菁瑛,刘保财. 2013

[18]番木瓜白粉病病原鉴定·发生原因及防治策略. 杨子祥,沙毓沧,袁理春,张德,杨顺林,何璐,马开华,陈艺齐,刘海刚,瞿文林,段曰汤. 2010

[19]梨树根腐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及有效防控药剂筛选. 汤小美,林天元,周珊珊,李国凤,刘普,叶振风,吴中营,王东升,朱立武. 2017

[20]新的人兽共患传染病——狐狸阴道加德纳氏菌病的研究. IV.Dot-ELISA检测狐狸阴道加德纳氏菌病血清抗体的研究. 阎新华,严忠诚,阎喜军,栾凤英,王长凤. 199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