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红吸浆虫及其卵寄生蜂混合种群空间格局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苗进

作者: 苗进;武予清;郁振兴;陈华爽;蒋月丽;段云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麦红吸浆虫;卵寄生蜂混合种群;地统计学;空间结构;模拟

期刊名称: 应用生态学报

ISSN: 1001-9332

年卷期: 2011 年 22 卷 03 期

页码: 779-78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运用地统计学方法对不同时期麦红吸浆虫及其卵寄生蜂混合种群(宽腹姬小蜂和尖腹黑蜂)的空间格局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麦红吸浆虫休眠体的半变异函数的最优模型为球型,成虫的最优模型为球型-指数型,幼虫最优模型为线性有基台型,卵寄生蜂混合种群半变异函数的最优模型为球型-指数型.麦红吸浆虫休眠体、成虫羽化初期、成虫羽化高峰期、幼虫和卵寄生蜂混合种群的空间相关范围分别为53.6、190.6、154.1、4.2和280.3 m,空间变异强度分别为30.5%、95.6%、96.3%、14.9%和95.3%.采用普通克立格插值法模拟的空间分布模拟图可较好地从时间、空间两个角度直观地分析不同时期麦红吸浆虫及其卵寄生蜂混合种群的动态变化.

分类号: S435.122

  • 相关文献

[1]基于GIS的不同播期对苜蓿人工草地入侵杂草种群空间分布模拟. 陈积山,朱瑞芬,高超,邱桂俐,张月学. 2013

[2]基于地统计学和GIS的苜蓿斑蚜种群空间结构分析和分布模拟. 张蓉,冷允法,朱猛蒙,王芳. 2007

[3]白背飞虱若虫空间格局的地统计学分析. 赵志模,刘怀,肖晓华,谢雪梅,程登发. 2010

[4]麦红吸浆虫区域分布的GIS分析. 郁振兴,吴乾坤,武予清,闫凤鸣,李迎刚,蔡朋飞. 2011

[5]小麦新品种(系)对麦红吸浆虫抗性的鉴定与分析. 党建友,程麦风,谢咸升,曹雅忠. 2005

[6]麦红吸浆虫在我国的发生、危害及防治. 蒋月丽,苗进,巩中军,李彤,武予清,罗礼智. 2013

[7]麦红吸浆虫唾腺EST-SSRs的信息分析及分子标记筛选. 吴仁海,罗礼智,武予清,蒋月丽,苗进,巩中军. 2011

[8]基于高通量测序的麦红吸浆虫转录组分析. 蒋月丽,李彤,武予清,苗进,巩中军,段云,刘启航. 2020

[9]河北省麦红吸浆虫为害逐年加重的原因及防治对策. 屈振刚,温树敏,赵玉新,路子云,孙会. 2006

[10]小麦品种(系)抗麦红吸浆虫鉴定及利用. 屈振刚,温树敏,赵玉新,高胜国,王琳琳. 2007

[11]耕作方式对麦红吸浆虫种群动态的影响. 张云慧,程登发,孙京瑞,蒋金炜,杨龙显,梁相志. 2012

[12]山东省麦红吸浆虫发生环境的初步分析. 彭元馥,宋国春,辛相启,杜昌信,魏靖,张庆臣. 1992

[13]小麦品种抗麦红吸浆虫鉴定与抗性分析. 屈振刚,温树敏,屈赟,刘桂茹. 2011

[14]小麦品种对麦红吸浆虫的抗性及抗性种质资源创新应用研究进展. 尹青云,郑王义,谢咸升,李峰,范绍强,郑晓玲. 2003

[15]小麦籽粒内含物及组织学结构与抗吸浆虫关系的研究. 郭予元. 1993

[16]小麦红吸浆虫种群动态及综合治理技术体系成果研究回顾与展望. 丁红建,郭予元,李修炼,孙京瑞. 2008

[17]麦穗形态学与抗吸浆虫的关系研究. 郭予元. 1993

[18]小麦抗麦红吸浆虫品种遗传多样性的表型和SSR标记分析. 仇松英,史晓芳,史忠良,张松令,谢福来. 2011

[19]小麦抗麦红吸浆虫的抗性研究利用及展望. 王琳琳,温树敏,刘桂茹,屈振刚. 2007

[20]不同地区麦红吸浆虫圆茧过冷却点的测定. 陈华爽,雷朝亮,武予清,都振宝,苗进,段云,蒋月丽.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