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鲁藏布江中游双须叶须鱼群体繁殖力与繁殖策略研究(英文)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海平

作者: 刘海平;刘艳超;刘书蕴;宋小广;次仁罗杰;刘孟君;刘乐乐;饶昌伟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西藏自治区;双须叶须鱼;繁殖力;繁殖策略

期刊名称: 水生生物学报

ISSN: 1000-3207

年卷期: 2018 年 42 卷 06 期

页码: 1169-117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双须叶须鱼Ptychobarbus dipogon隶属裂腹鱼亚科,叶须鱼属,是西藏特有经济鱼类,研究通过对其繁殖力和繁殖策略的研究,旨在为双须叶须鱼的科学保护和合理开发提供理论依据。于2013年2月至3月以及2014年2月中旬至6月中旬,在雅鲁藏布江中游区段采集到1030尾双须叶须鱼,雄鱼体长主要集中在325—400 mm,雌鱼体长主要集中在375 mm以上,其中Ⅳ期、Ⅴ期的雌鱼65尾,体长为320—500 mm,体重为411.6—1328.0 g。采用SL50%的方法,雌鱼初次性成熟体长为360.90 mm,初次性成熟年龄为13.0龄;雄鱼初次性成熟体长为354.53 mm,初次性成熟年龄为13.5龄。从不同月份不同性腺发育期所占比例,不同月份的性体指数变化以及不同月份卵径分布图,可以看出双须叶须鱼属于同步产卵类型,集中在2—4月份。双须叶须鱼平均绝对繁殖力为3487粒,平均相对体长繁殖力为7.2粒/mm,平均相对体重繁殖力为4.3粒/g,绝对繁殖力与体长、体重呈正相关,与年龄无显著相关性。群体性比为1.23鲶1。综上所述,双须叶须鱼是繁殖力较低、性成熟较晚和繁殖期较短的鱼类,我们针对其繁殖特性提出了一些保护性建议。

分类号: S917.4

  • 相关文献

[1]西江广东鲂(Megalobrama terminalis)繁殖生物学及繁殖策略. 刘亚秋,李新辉,李跃飞,陈蔚涛,李捷,朱书礼. 2021

[2]放牧对盐渍化草原植物芦苇繁殖策略的影响. 王茜,王树和,赵银,王晓娟,金樑. 2007

[3]不同季节出生的布氏田鼠繁殖发育模式分析. 王大伟,李宁,郝伟丽,田林,杜森云,刘晓辉. 2016

[4]粪便激素水平反映不同出生时期雄性布氏田鼠的繁殖策略. 王大伟,任飞,胡祥发,田林,李宁,刘晓辉. 2016

[5]大叶藻的生态学特征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于函,马有会,张岩,原永党. 2007

[6]云南高原湖泊水葱克隆生长与有性繁殖特征及影响因子. 赵飘,刘振亚,王娜,牛孟莹,艾静,肖德荣,王行. 2022

[7]西藏双须叶须鱼八种年龄鉴定材料的比较研究. 刘艳超,刘书蕴,刘海平. 2019

[8]西藏双须叶须鱼早期发育特征. 刘海平,刘孟君,牟振波,刘艳超,次仁罗杰,刘书蕴,刘乐乐,饶昌伟. 2019

[9]西藏双须叶须鱼性腺发育的组织学观察(英文). 曾本和,饶昌伟,刘海平. 2018

[10]西藏雅鲁藏布江双须叶须鱼的年龄结构与生长特征. 杨鑫,霍斌,段友健,马宝珊,谢从新. 2015

[11]双须叶须鱼脑颅骨骼形态学的研究. 宋小广,刘海平,刘艳超,范丽卿. 2019

[12]3种西藏土著鱼类幼鱼水温耐受性的初步研究. 曾本和,张忭忭,牟振波,刘海平,周建设,王万良. 2019

[13]双须叶须鱼人工繁殖研究. 张忭忭,王建银,周建设,曾本和,张驰,牟振波. 2017

[14]西藏双须叶须鱼年龄与生长特点研究. 刘乐乐,刘海平,王纤纤,刘艳超,刘书蕴,刘孟君,次仁罗杰,饶昌伟. 2020

[15]双须叶须鱼5种组织乳酸脱氢酶和苹果酸脱氢酶的组织特异性分析. 张涛,周剑光,何力. 2018

[16]西藏两种裂腹鱼鱼肉质构特征比较分析(英文). 陈美群,谭猛,刘海平. 2018

[17]西藏自治区生态足迹动态研究. 索朗央拉,任广鑫,尼玛扎西. 2014

[18]西藏地区二棱青稞品种比较试验. 魏新虹. 2018

[19]西藏巧瓢虫属二新记录种. 张亚玲,王保海,张小东,王文峰. 2015

[20]西藏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程芳.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