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豆-谷子轮作模式的产量与经济效益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鲁一薇

作者: 鲁一薇;李顺国;赵宇;崔纪菡;刘建军;夏雪岩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谷子;绿豆;轮作模式;产量;经济效益

期刊名称: 安徽农业科学

ISSN: 0517-6611

年卷期: 2024 年 52 卷 022 期

页码: 29-33,59

摘要: [目的]研究土地休耕情况下,绿豆-谷子轮作模式对产量、经济效益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方法]以不同品种的夏谷和绿豆为材料,进行一年两作种植试验,记录生育期、绿豆和谷子成熟期农艺性状、产量相关性状、土壤理化性状,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绿豆早播(T1、T2、T3播期处理)的生育期均短于对照,分别缩短6、10、12 d,谷子晚播(Y1、Y2、Y3播期处理)的生育期短于或与对照持平。绿豆-谷子一年两作种植模式中,T2Y2播期处理(冀绿19+冀谷45)的轮作模式较好,该模式下,绿豆产量为2 286.0 kg/hm2、谷子产量为2 431.5 kg/hm2,年收益达30 441.0元/hm2,高于对照谷子(常规时间播种)6 924.0元/hm2。成熟后土壤NH4+、NO3-含量较种前均降低,且NO3-含量有显著差异。绿豆的产量和经济效益与生育时长、单豆荚重、单豆粒重、株高、干重呈显著相关。绿豆单豆荚重、单豆粒重与其产量呈显著正相关,与生育时长、株高、干重呈显著负相关。谷子的产量与生育时长、单穗重、单穗粒重、出谷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绿豆约5月初播种适宜,谷子约7月上旬播种适宜,不宜超过8月份,该条件下既增加经济收益,又利于土地的用养结合,促进土地可持续利用。

分类号: S522%S515

  • 相关文献

[1]雨养模式下不同轮作模式对谷子光合效率及产量的影响. 时丽冉,高汝勇,王玲宝,孙东,刘朋程,李明哲. 2023

[2]玉米绿豆间作效应分析. 于运凯. 2014

[3]棉花-绿豆合理间作模式与效益研究. 智健飞,刘忠宽,曹卫东,秦文利,刘振宇. 2010

[4]有机无机复混肥对旱作谷子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李俊文,索全义,康文钦,冯志磊,史李萍,吕海民,南迪娜. 2021

[5]衡水地区马铃薯-谷子一年两作种植模式研究. 李明哲,崔海英,苏宝圣,郝洪波,师志刚. 2016

[6]巢湖流域不同轮作模式对水稻氮磷利用率和经济效益的影响评价. 浦潇,支玉鑫,李虹颖,陆银萍,熊启中,徐刚,叶新新,张卫峰. 2024

[7]间作模式对谷子与绿豆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薛仁风,赵阳,王英杰,陈剑,葛维德. 2019

[8]广灵县谷子套种绿豆高产栽培技术. 张旭丽. 2020

[9]北方旱地谷子绿豆立体栽培技术研究. 李清泉,王芳,王成,季生栋. 2007

[10]不同间作模式对鲜食玉米与绿豆群体产量及效益的影响. 杨学乐,张璐,王素华,何录秋. 2022

[11]不同间作模式对鲜食玉米与绿豆群体产量及效益的影响(英文). 杨学乐,张璐,王素华,何录秋. 2022

[12]不同轮作模式对青贮玉米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谯记,娄芬,杨西友,熊俊,甘小波,蔡一鸣. 2018

[13]黄土丘陵沟壑区旱作农业轮作模式综合评价. 王平,陈娟,王国宇,胡建萍,李世煜,魏珑. 2018

[14]不同轮作模式对花生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沈悦,刘永惠,梁满,陈志德,沈一. 2023

[15]前茬作物秸秆还田下轮作模式和施肥对大豆产量的影响. 张国伟,王晓婧,杨长琴,束红梅,刘瑞显. 2021

[16]不同轮作模式下氮肥施用对油菜产量形成及养分利用的影响. 李小勇,黄威,刘红菊,李银水,顾炽明,代晶,胡文诗,杨璐,廖星,秦璐. 2023

[17]冬油菜在宁夏发展的可行性及前景分析. 许志斌,余奎军,李新,马全保,罗湘宁,李冬,杨建功,韩吉军. 2013

[18]“削阔”水乳剂防治谷田阔叶杂草效果研究. 李明哲,郝洪波. 2009

[19]高密度种植对不同绿豆株型品种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陈剑,葛维德. 2013

[20]旱区不同播期绿豆群体生长及产量动态分析. 魏云山,林在隆,周学超,丁素荣,刘迎春,李峰.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