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产多抗冬小麦新品种临远3158选育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国强
作者: 李国强;胡金锁;武计萍;仇松英;逯腊虎;黄森;孟兆萍;许钢垣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临远3158;选育技术;遗传特性;冬小麦
期刊名称: 小麦研究
ISSN:
年卷期: 2006 年 34 卷 03 期
页码: 33-36
摘要: 本文对临远3158选育所采用的育种技术和选择鉴定方法进行了分析,从遗传基础、品种特性、高产稳产、抗病性能等方面阐述了该品种的特性,同时对今后选育高产稳产、抗病性强、适应性广小麦新品种的思路进行了探讨。
分类号: S512.11
- 相关文献
[1]高产多抗冬小麦新品种临远3158选育研究. 李国强,黄森,武计萍,仇松英,逯腊虎,孟兆萍. 2006
[2]冬小麦新品种RI-14的选育研究. 史忠良,仇松英,马爱萍,谢福来,高炜. 2007
[3]小麦新品种晋麦83号选育研究. 史忠良,仇松英,马爱萍,谢福来,高炜. 2008
[4]小麦新品种临汾6510的丰产稳产性分析. 韩东翠,行翠平,史民芳,安林利. 2008
[5]陇鉴196选育技术途径及推广经验. 张国宏,雍致明. 1997
[6]节水多抗冬小麦新品种临丰615的选育. 刘新月,张久刚,卫云宗. 2005
[7]冬小麦主要品质性状和产量性状的遗传特性及F_2代杂种优势研究进展. 桑伟,田笑明,魏亦农,韩新年,穆培源,邹波,聂迎彬. 2005
[8]小麦新品种临丰3号选育研究. 卫云宗,刘新月,张久刚. 2006
[9]抗旱小麦新品种晋麦85号选育研究. 刘新月,徐萍,张正斌,卫云宗. 2010
[10]冬小麦三种粒重遗传分析. 杨淑巧,曹亚萍. 2005
[11]优质抗旱小麦新品种临丰3号的选育. 刘新月,张久刚,卫云宗,卫振兵. 2006
[12]优质抗旱小麦新品种临丰3号选育研究. 刘新月,张久刚,卫云宗. 2007
[13]冬小麦粒重性状的遗传特性研究. 王全亮,范绍强. 2002
[14]冬小麦三种粒重性状的遗传研究. 曹亚萍,张娟,宁东贤. 2001
[15]冬小麦粒重性状的遗传特性研究. 范绍强,曹亚萍,王全亮,郭静茹. 2001
[16]晋审麦临远3158的高产稳产特性及遗传分析. 仇松英,武计萍,李国强,逯腊虎,孟兆萍,许钢垣. 2005
[17]临远3158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仇松英,武计萍,李国强,逯腊虎,孟兆萍,许钢垣. 2005
[18]优质高产新株型谷子品种公矮2号选育技术. 刘晓辉,高士杰,杨明,李继宏. 2005
[19]隐性核不育群体硫甙含量不稳定性及降低技术研究. 侯燕,郑治洪,何惠平. 2001
[20]泗阳839的特征特性和选育技术及栽培要点. 王卫军,崔小平,孙宝林,陈立昶.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不同水氮配施对冬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作者:张杰;王猛;陈丹丹;张建涛;李国强
关键词:
-
基于区块链多链架构的茶叶溯源信息监管系统设计与实现
作者:张立杰;陈丹丹;张恩;蒋双丰;李国强
关键词:茶叶;溯源;监管;区块链;多链;星际文件系统
-
设施甜樱桃光环境调控方法及LED补光策略
作者:刘文科;郭占俊;李国强
关键词:冠层特征;补光;花芽分化;光合作用;转色期
-
基于RISC-V的农田智能灌溉控制系统研究
作者:王猛;王凯;张杰;杨张青;赵巧丽;秦一浪;李国强
关键词:灌溉控制系统;RISC-V;土壤质地;节水灌溉;灌溉量模型
-
智能农机关键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作者:张杰;陈洪涛;秦一浪;王鹏翔;李国强;王猛
关键词:智能农机;智能感知;智能决策;智能控制;智能通信
-
芝麻蒴果表型数据采集研究进展
作者:赵巧丽;郑国清;张建涛;李国强
关键词:芝麻;蒴果;表型
-
基于WMAIP集成模型的华北冬小麦适宜播期与冬前积温下限研究
作者:陈先冠;冯利平;白慧卿;孙爽;李国强;程陈;江敏;李颖;赵锦
关键词:冬小麦;冬前积温下限;最迟播期;产量;水分利用效率;WMA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