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直播粳稻种质资源筛选及其适宜种植密度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付华
作者: 王付华;李锐;张骐飞;马梦娟;付景;杨文博;王生轩;王越涛;白涛;尹海庆;王亚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粳稻;种质资源;耐直播;种植密度;筛选
期刊名称: 河南农业科学
ISSN: 1004-3268
年卷期: 2023 年 52 卷 012 期
页码: 31-4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筛选适合河南省稻区种植的耐直播粳稻种质,对2000份粳稻种质资源进行大田直播,分析出苗能力、始穗期、株高和产量等性状,初筛耐直播种质,然后通过考种进一步筛选耐直播高产种质,再通过始穗期、产量及其相关性状比较进一步筛选耐直播高产种质,并研究种植密度[80 kg/hm2(T1)、100 kg/hm2(T2)、120 kg/hm2(T3)和140 kg/hm2(T4)]对其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确定适宜种植密度及最终的耐直播高产种质.结果表明,2000份粳稻种质中,出苗能力分级为1级的种质8份(0.40%)、3级85份(4.25%)、5级1762份(88.10%)、7级102份(5.10%)、9级43份(2.15%),平均出苗能力分级为5.09,不同地理来源种质平均出苗能力分级在4.82~5.46.随种质地理来源纬度降低,始穗期延迟.黑龙江省、吉林省、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宁夏回族自治区等地来源种质始穗期一般在8月15日之前,平均播始历期分别为47.5 d、54.9 d、54.8 d、57.8 d和59.7 d;辽宁省、日本和韩国、北京市和河北省来源种质始穗期一般在8月20-25日,平均播始历期分别为65.8 d、66.4 d、68.9 d和68.1 d;来自山东省、河南省、江苏省和云南省的种质大多数不能正常抽穗,占比48.33%~79.04%,能抽穗的种质始穗期大多在8月25日之后,平均播始历期分别为72.0 d、78.2 d、77.8 d和75.2 d.田间初步筛选出苗能力分级不低于7级,始穗期8月15日—9月4日,株高115 cm以下,无倒伏现象,无稻瘟病、纹枯病等,丰产性较好的种质194份.测产考种筛选出结实率高于80%、产量较高的耐直播种质150份.150份种质的出苗能力分级以5级为主,其中3级3份(2.0%),5级135份(90.0%),7级12份(8.0%);始穗期介于8月21日—9月4日;来源于辽宁省、河北省、山东省、河南省和江苏省5省,种质份数分别为116份(77.3%)、11份(7.3%)、7份(4.7%)、7份(4.7%)和9份(6.0%);辽宁省来源种质平均产量最高,达9286.5 kg/hm2,河北省、山东省、河南省和江苏省来源种质平均产量分别为6390.0 kg/hm2、7053.0 kg/hm2、6432.0 kg/hm2和7054.5 kg/hm2.鉴于150份耐直播种质中,辽宁省来源种质产量性状表现突出,从辽宁省来源耐直播种质中筛选株高不超过110 cm、始穗期8月20-30日、产量较高的种质76份,并对其进行适宜种植密度研究,发现随种植密度增加,基本苗数、穗数显著增加;T3、T4处理总颖花数显著高于T1、T2处理;T1、T2、T3、T4处理产量分别为7621.20、7735.35、8003.25、7961.10 kg/hm2,T3和T4处理产量显著高于T1和T2处理,T3处理产量最高.在T3处理下从76份种质中筛选出耐直播高产种质14份,其中较对照郑旱10号增产的种质9份,分别是辽星13、辽粳9号、营9207、丹粳12、锦稻105、辽星15、美锋1号、辽盐糯10号、祥丰00-93,分别较对照增产17.72%、7.75%、6.61%、6.15%、3.46%、3.16%、1.87%、1.27%、0.93%,这些种质可用于河南省及邻近地区粳稻耐直播育种,其中辽星13产量达11018.0 kg/hm2,表现高产,可直接应用.
分类号: S511
- 相关文献
[1]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对川西平原区直播粳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的影响. 朱从桦,潘世江,欧阳裕元,姜心禄,余俊奇,罗粞,郑家国,李旭毅. 2018
[2]寒地粳稻耐盐碱种质资源筛选. 马波,刘传增,胡继芳,柴丽丽,王立达. 2011
[3]中粳水稻品种资源的遗传多样性Ⅰ.主要农艺性状的演变特点. 徐大勇,卢百关,钟环,樊继伟,罗利. 2009
[4]基于Web的北方粳稻种质资源信息系统开发. 苏京平,刘学军,马忠友,孙林静,冯向阳,李素敏. 2004
[5]聚合抗水稻病害基因的花培后代抗病性与籼粳性分析. 孙海波,邹美智,任洪岩,王景余,闫双勇,李艳萍,冯瑞光. 2015
[6]水稻花培材料抗旱性及籼粳性分析. 孙海波,范俊山,邹美智,李艳萍,王景余,梁永书. 2008
[7]水稻种质资源回交后代耐盐基因的鉴定与筛选研究. 牛景,孙海波,邹美智,王景余,李艳萍,周维. 2008
[8]2009-2018年黑龙江省审定的常规粳稻品种综合评价. 刘宝海,高世伟,聂守军,吕艳东,刘晴,刘宇强,张佳柠,聂鑫,薛英会,白瑞. 2021
[9]不同生态区粳稻资源表型遗传多样性综合评价. 宫彦龙,雷月,闫志强,刘雪薇,张大双,吴健强,朱速松. 2020
[10]中国粳稻地方种资源核心样品的构建方法研究. 魏兴华,汤圣祥,余汉勇,江云珠,裘宗恩. 2000
[11]粳稻种质资源SSR指纹图谱构建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张燕红,王奉斌,布哈丽且木·阿不力孜,袁杰,赵志强,孝荣,唐福森,马盾. 2016
[12]粳稻种质资源的苗期耐碱性鉴定评价. 徐长营,杨春刚,郭桂珍,张俊国,曹桂兰,刘宪虎,张三元,韩龙植. 2011
[13]优质早熟品种龙粳19号的选育与应用. 吕彬. 2007
[14]基于主茎力学特性的大豆种质资源抗倒伏性分析. 刘明,王贞杰,孙亚男,赵彩桐,韩德志,李文滨,姜振峰. 2023
[15]玉米新品种金博士588钓选育. 徐青松,刘晶,徐劲松,赵明. 2013
[16]黄淮海地区绿肥种质资源的筛选与评价. 马卫萍,苏宝新,李志杰,曹卫东,孙文彦,王来清,宁东峰. 2010
[17]燕麦种质资源在晋北寒旱生态区的鉴定. 李岩,李荫藩,马大炜,梁秀芝,薛龙飞,李刚. 2015
[18]晋北地区苦荞种质资源的评价与筛选. 杨媛,王慧,石金波,李占成,杨芳. 2019
[19]黄秋葵抗根结线虫病种质资源筛选. 练冬梅,赖正锋,姚运法,洪建基. 2019
[20]水稻苗期耐盐种质资源初步筛选. 韩晓丽,蒋医蔚,陈志军,李三和,闸雯俊,游艾青,周雷.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HS-SPME-GC-MS鉴定不同采收程度霞晖水蜜桃的风味物质变化
作者:王塔娜;陈小龙;张佳辉;王冬兰;王亚;宋立晓;马凤鸣;余向阳
关键词:霞晖水蜜桃;采收程度;风味物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
八角茴香中二氧化硫残留量分析及安全性评价
作者:陈虎;陈赛赛;吴琼;杨文博;徐民;郑琳
关键词:八角茴香;二氧化硫残留量;检测;评价分析
-
解淀粉芽孢杆菌W48对大蒜产量品质及土壤质量提升效果研究
作者:熊雨洁;宋立晓;王亚;生宏杰;余向阳;张雷刚
关键词:大蒜;微生物菌剂;邻苯二甲酸酯;土壤改良;增产
-
小麦穗型相关生长素通路基因发掘及TaARF23-A与小穗数关联分析
作者:谭丹;陈家婷;郜钰;张晓军;李欣;闫贵云;李锐;陈芳;常利芳;张树伟;郭慧娟;畅志坚;乔麟轶
关键词:小麦;穗型;生长素;TaARF23-A;小穗数;分子标记
-
日粮不同能量和蛋白质水平对生长期牦牛瘤胃发酵参数及瘤胃菌群的影响
作者:姜南;李学威;张楠;李锐;朱红娇;洛桑顿珠;巴桑旺堆
关键词:牦牛;能量;蛋白质;瘤胃发酵;微生物区系
-
干湿交替灌溉和施氮量对粳稻光合特性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作者:付景;马梦娟;张骐飞;段居琦;王越涛;王付华;王生轩;白涛;尹海庆;王亚
关键词:水稻;干湿交替灌溉;施氮量;光合特性;氮代谢酶;氮素吸收利用
-
降解菌Pseudomonas sp.AT2对莠去津胁迫下水稻生长的影响机制
作者:马丽雅;王亚;葛静;生弘杰;冯发运;李勇;李梅;余向阳
关键词:莠去津;水稻;根际微生物;降解基因;氧化胁迫;生物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