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半干旱区气候变化对荞麦生产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贾瑞玲

作者: 贾瑞玲;赵小琴;刘军秀;刘彦明;张明;方彦杰;马宁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气候变化;荞麦;生育期;产量;黄土高原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气象

ISSN: 1000-6362

年卷期: 2023 年 44 卷 009 期

页码: 782-79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基于2009-2019 年甘肃中部半干旱区的定位观测试验,根据气象观测资料,采用线性回归分析、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研究气候变化对黄土高原荞麦生育期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黄土高原半干旱区苦荞全生育期内气温极显著降低,气候变化倾向率为-0.81℃·10a-1(P<0.01),降水量极显著增多,气候变化倾向率为48.55mm·10a-1(P<0.01),日照时数极显著增加,气候变化倾向率为 4.76h·10a-1(P<0.01);甜荞全生育期内气温极显著降低,气候变化倾向率为-0.82℃·10a-1(P<0.01),降水量极显著增多,气候变化倾向率为33.33mm·10a-1(P<0.01),日照时数极显著减少,气候变化倾向率为-28.98h·10a-1(P<0.01);甜荞、苦荞全生育期分别以 0.53d·a-1和 0.84d·a-1的速率显著缩短;甜荞、苦荞营养生长期随气温及日照时数增加而缩短,随降水量增多而延长,生殖生长期随气温及日照时数增加而延长,随降水量增多而缩短;研究期内苦荞产量增加,产量与全生育期内气温和日照时数分别呈极显著和显著负相关,与降水量呈显著正相关,气温是影响苦荞产量形成的关键因子;研究期内甜荞产量下降,产量与全生育期内气温、降水量及日照时数均呈显著正相关,全生育期气温和日照时数是影响甜荞产量形成的关键因子.

分类号: S517`S162.5

  • 相关文献

[1]大同地区适宜苦荞品种的筛选研究. 马大炜,李荫藩,李岩,梁秀芝. 2015

[2]气候变化对塞维利亚水稻生产的影响与适应研究. 黄焕平,熊伟,林而达. 2012

[3]鲁中地区夏玉米主要生育期和产量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刘春晓,吕建华,王昊,丁继民,高英波,张慧,汪黎明,方志军,董瑞,刘铁山. 2020

[4]气候变化对华北平原主要农作物生长影响研究——以冬小麦、夏玉米为例. 肖薇薇,许晶晶. 2016

[5]近30a来黑龙江省气候变化及其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王秀芬,杨艳昭,尤飞. 2012

[6]紫花苜蓿品种间根系发育过程分析. 郭正刚,王锁民,张自和. 2003

[7]中国北方麦区冬小麦物候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侯学会,隋学艳,姚慧敏,梁守真,王猛. 2019

[8]河北南部平原春甘薯生育期气候因子及其生产潜力的变化. 赵玉兵,孙东磊,李武龙,胡亚亚,韩美坤,马志民. 2019

[9]气候变化对华北冬小麦生育期和灌溉需水量的影响. 胡玮,严昌荣,李迎春,刘勤. 2014

[10]气候变化背景下华北地区冬小麦生育期的变化特征. 杨建莹,梅旭荣,刘勤,严昌荣,何文清,刘恩科,刘爽. 2011

[11]气候变化背景下东北三省主要作物典型物候期变化趋势分析. 李正国,杨鹏,唐华俊,吴文斌,陈仲新,周清波,邹金秋,张莉. 2011

[12]西辽河流域玉米气候生产潜力变化分析. 李依,王秀芬,杨艳昭,林裕梅. 2018

[13]气候变化对中国主要作物生育期的影响研究进展. 雷秋良,徐建文,姜帅,居辉. 2014

[14]不同栽培措施对荞麦结实率及产量的影响. 罗中旺,金晓蕾,辛万和,朱雪峰. 2014

[15]保水剂配施常规肥对荞麦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刘迎春,丁素荣,任丽莉. 2016

[16]叶面喷施锌、硼肥对晋荞麦(苦)5号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曹昌林,吕慧卿,郝志萍,高翔,周忠宇. 2020

[17]不同生物有机肥对荞麦病害及产量的影响. 李春花,孙道旺,何成兴,胡祚,耿昭全,王韵雪,卢文洁,王艳青,尹桂芳,王莉花. 2018

[18]品种与肥料对荞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郭兵,潘江鹏. 2021

[19]生物菌肥促进荞麦生长发育和产量提高. 郝志萍,吕慧卿,高翔. 2018

[20]不同施氮方式对复播荞麦生长 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梁晓东,吴刚瑞,李建疆,曾潮武,吴新元.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