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蓝型油菜双重雄性不育系ZCL801A制种纯度观察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瑞茂

作者: 张瑞茂;李敏;陈大伦;汤晓华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广恢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细胞核雄性不育;隐性双基因细胞核+细胞质双重雄性不育;种子纯度

期刊名称: 贵州农业科学

ISSN: 1001-3601

年卷期: 2005 年 33 卷 02 期

页码: 38-39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在自然条件下隔离制种试验结果表明:ZCL801A不育系在行比为1∶1 至1∶3 范围内的种子纯度可达91.9%~83.7%,能达到国家二级种80%以上的纯度指标,制种单产可达34.8~52.6 kg/667m2;而行比在1∶4 以上时,虽然制种产量相对较高,但所生产的种子的不育株率超过20%,相应地种子纯度低于80%,达不到国家规定的种子质量指标。由此可知,隐性双基因细胞核+广恢型细胞质双重雄性不育系ZCL801A在贵州生态条件下,于9月上旬秋播制种,其行比控制在1∶3 以下,种子纯度可达到国家二级种以上质量指标。但从制种产量和质量两个方面综合考虑,宜于9月上旬秋播,以1∶2或1∶3行比最为合适。

分类号: S565.403.8

  • 相关文献

[1]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RM5637A制种纯度观察. 张瑞茂,李敏,陈大伦,汤晓华. 2005

[2]甘蓝型油菜不育材料117A杂种后代自交及测交分离规律的研究. 王华,侯国佐. 1992

[3]杂交油菜选育研究 Ⅰ.S455核不育两用系的选育. 罗鸿源,何采平,黄泽素,魏忠芬,黄苇. 1992

[4]甘蓝型油菜核不育两型系Y4-2AB的选育. 单忠德,孙明法,孙红芹,万林生,严国红,王爱民,倪正斌. 2012

[5]甘蓝型油菜新型细胞核雄性不育材料的选育. 王华,赵继献,汤晓华. 1997

[6]甘蓝型油菜细胞雄性不育材料杂种优势利用研究概况. 王华,戴凤. 1999

[7]细胞核雄性不育杂交油菜选育研究初报. 张洁夫,傅寿仲,戚存扣,浦惠明,陈新军,高建芹. 2002

[8]显性核不育油菜的遗传性. 李树林,钱玉秀,周熙荣. 1987

[9]甘蓝型杂交油菜的育性分离及其对产量的影响. 浦惠明,戚存扣,傅寿仲. 1990

[10]细胞核雄性不育杂交同菜选育研究初报. 张洁夫,傅寿仲. 2002

[11]GAPC和AT2G36580在油菜不同组织器官中的表达差异及其与雄性不育的关系. 周锦,董彩华,刘学群,覃瑞,石磊,刘胜毅. 2008

[12]甘蓝型油菜雄性不育恢复系的筛选. 浦惠明,傅寿仲,戚存扣. 1992

[13]甘蓝型油菜双隐性细胞核雄性不育的细胞学及育性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研究. 樊云芳,胡胜武,董彩华,郭学兰,刘胜毅. 2006

[14]用酯酶同工酶和AFLP标记鉴定甘蓝型油菜"中油杂2号"的种子纯度. 梅德圣,李云昌,李英德,徐育松,胡琼. 2005

[15]甘蓝型油菜中油杂8号种子纯度的SSR鉴定. 梅德圣,李云昌,胡琼,李英德,徐育松. 2006

[16]用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和SSR标记鉴定中油杂12种子纯度. 梅德圣,李云昌,陈玉峰,李英德,徐育松,胡琼. 2010

[17]用酯酶同工酶和AFLP标记鉴定甘蓝型油菜“中油杂2号”的种子纯度. 梅德圣,李云昌,李英德,徐育松,胡琼. 2005

[18]油菜雄性核不育系及其等位可育系小孢子发育过程的比较研究. 黄飞,王道杰,黎斌,郭蔼光,李殿荣,田建华. 2006

[19]早春芹菜一代杂种‘津奇2号’. 高国训,靳力争,陆子梅,鲁福成,顾自豪. 2008

[20]‘油青四九’菜心核基因雄性不育“临时保持系”的回交选育. 张秀荣,沈向群,张丽楠,张瑞霞,沈昳潇.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