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有机物料还田对麦后复种绿肥模式下植株生长及水分利用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康雨欣

作者: 康雨欣;宋明丹;韩梅;李正鹏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秸秆还田;复种;绿肥;水分利用;产量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科学

ISSN: 1002-1302

年卷期: 2024 年 009 期

页码: 248-25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为解决青海高原地区水分资源利用率低、麦后休闲期长导致的农田资源浪费等问题,对小麦季、绿肥季农田土壤的水分利用效率及小麦产量、绿肥生物量进行研究,旨在为该地区水分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试验设置3种不同物料还田处理:W处理,秸秆还田;G处理,绿肥还田;W+G处理,秸秆和绿肥配施还田;以常规施氮(CK1)为对照,研究不同处理对小麦季、绿肥季土壤水分利用效率、小麦产量、绿肥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季秸秆还田处理对10~20 cm土壤含水量的促进效果最佳,较CK1提高5%,各处理100 cm土层储水量为130~160 mm,其中CK1、秸秆还田处理在0~80 cm土层的储水量显著高于G、W+G处理;在80~100 cm土层中,CK1的储水量显著高于G、W+G处理;绿肥还田处理的农田耗水量较CK1显著提高16.1%,秸秆还田处理的水分利用效率最高.不同物料还田处理较CK1均提高了小麦产量,其中秸秆还田处理的小麦产量最高,较CK1增产7.9%.麦后复种绿肥季各处理的土壤含水率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加,种植绿肥后土壤含水率均低于无绿肥种植处理.在0~100 cm土层储水量中,秸秆还田处理的保水效果最佳,达到236.56 mm,较CK1提高11.1%.相较于无覆盖处理,秸秆覆盖种植处理的绿肥地上生物量、水分利用率分别降低1.9%、8.1%,绿肥地下生物量、根冠比增加15.1%、22.9%.综合来看,不同物料还田均提高了土壤水分利用效率和小麦产量,秸秆覆盖配施化肥的优化效果最佳,麦后复种绿肥降低了土壤含水率及储水量,同时覆盖秸秆增加了绿肥的地下生物量和根冠比.

分类号: S512.104%S344.3

  • 相关文献

[1]寒地春小麦复种绿肥品种筛选研究. 王晓军,孔庆华,于凤芝,王洪东. 2011

[2]青海高原复种绿肥毛叶苕子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的影响. 韩梅. 2019

[3]长期施用绿肥减施化肥对毛叶苕子产草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张久东,包兴国,曹卫东,车宗贤,卢秉林,杨新强,吴科生. 2017

[4]青海高原长期复种绿肥毛叶苕子对土壤供氮能力的影响. 韩梅,胥婷婷,曹卫东. 2018

[5]复种绿肥对后茬作物增产及肥地效果的研究. 韩梅,张宏亮,郭石生,曹卫东. 2013

[6]绿肥与化肥配施对小麦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张久东,包兴国,胡志桥,王婷,曹卫东,车宗贤,杨文玉,李全福,王健. 2011

[7]绿肥与秸秆配合还田对江苏丘陵地区不同类型土壤肥力的短期影响. 蒋婧,肖旭,景金泉,黄莹. 2020

[8]不同耕作保墒措施下施氮量对小麦耗水量、产量及水分生产效率的影响. 杨永辉,武继承,潘晓莹,张洁梅,何方,张玉亭,王喆,王越,韩伟锋. 2016

[9]水肥运筹对冬小麦光合特性、产量及水分利用的影响. 杨永辉,武继承,何方,潘晓莹,张洁梅,王越,韩伟锋. 2015

[10]生物炭对有机菜心产量、品质及水分利用的影响. 王湛,李银坤,王利春,郭文忠,徐志刚. 2018

[11]辽西地区不同节水补灌技术对玉米水分利用及产量的影响. 于秀琴,杨宁,肖继兵,于景春,陈金辉,李树彬,冯良山,李开宇. 2017

[12]不同覆盖对盐碱土水分动态及玉米产量的研究. 李伟伟,王永亮,郭军玲,郭彩霞,杨治平. 2017

[13]施氮和利用方式对黄土高原禾豆混播草地产量、 品质和水分利用的影响. 徐然然,常生华,贾倩民,Shahzad Ali,张程,刘永杰,侯扶江. 2020

[14]不同补水量对'宁薯16号'水分利用和产量的影响. 余帮强,吴林科,郭志乾,张国辉,颉瑞霞. 2019

[15]春季灌水对晋南晚播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的影响. 杨娜,席吉龙,王珂,席天元,张建诚,姚景珍,王健. 2021

[16]小麦-玉米周年水肥一体化增产效应. 武继承,杨永辉,潘晓莹. 2015

[17]早春不同时期灌水对小麦耗水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方保停,邵运辉,岳俊芹,李向东,秦峰,王汉芳,张德奇,吕凤荣. 2012

[18]水肥互作对小麦—玉米周年产量及水分利用率的影响. 武继承,杨永辉,郑惠玲,潘晓莹. 2015

[19]覆盖与底墒对丘陵旱地小麦产量与水分利用的影响. 庞良玉,陈尚洪,舒丽,张玉兰. 2010

[20]地下滴灌对冬小麦-夏玉米根系吸水特征的影响. 杨明达,张素瑜,杨慎骄,关小康,李帅,陈金平,王同朝. 202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