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黑土有机硫矿化动力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迟凤琴

作者: 迟凤琴;张玉龙;汪景宽;魏丹;周宝库;张喜林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黑土;有机硫;矿化动力学;影响因素

期刊名称: 土壤学报

ISSN: 0564-3929

年卷期: 2008 年 45 卷 02 期

页码: 288-29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利用开放培养系统分别在20℃和30℃条件下,研究了不同地区(北安、海伦、公主岭)黑土和黑土在不同施肥条件下有机硫的矿化特征。结果表明:在好气培养条件下,黑土有机硫累积矿化量随培养时间的增加不断增加,两者之间的数量关系遵从一级动力学模式,前4周的矿化量占14周矿化总量的50%~62%。公主岭黑土有机硫的供硫潜力最大,且矿化速率快,供硫强度较北安、海伦高。温度越高土壤有机硫矿化势值越大,矿化化学反应速率常数也越大,半衰期越短。长期肥料定位试验地土壤有机硫的矿化势依次为施用有机肥(M)>有机肥+NPK(MNPK)>NPK(NPK)>未施肥(CK),表明施用有机肥可提高土壤供硫潜力。可见,施用有机肥对维持黑土有机硫肥力具有重要作用。

分类号: S153

  • 相关文献

[1]土壤有机硫矿化动力学特征及影响因素. 李书田,林葆,周卫. 2001

[2]东北地区黑土硫的分布特征及其与土壤性质的关系. 迟凤琴,汪景宽,张玉龙. 2005

[3]不同施氮量对茶园土壤有机碳矿化特征的影响. 陈玉真,王峰,尤志明,吴志丹,江福英,张文锦. 2014

[4]三江平原小叶章湿地土壤有机硫矿化特征研究. 李新华,刘景双,朱振林,张锡金. 2008

[5]东北黑土区不同耕作方式土壤养分与酶活性的时空变化. 吴海燕,金荣德,范作伟,高星爱,张余莽,赵兰坡. 2009

[6]哈尔滨市黑土养分空间异质性分析——以方正县德善村为例. 张久明,迟凤琴,杨思平,宿庆瑞. 2009

[7]钾肥对大豆产量和土壤养分的影响. 曾玲玲,张兴梅,朱洪德,刘德福,何淑平,王伟利. 2009

[8]长期施肥对黑土、棕壤微生物量的影响. 马星竹,武志杰,陈利军,张玉兰,张丽莉. 2011

[9]黑龙江省耕地黑土酸化的治理措施研究. 张喜林,周宝库,孙磊,高中超,袁恒翼. 2008

[10]黑土长期定位试验原状土搬迁对土壤胡敏酸荧光性质的影响. 迟凤琴,匡恩俊,张久明,宿庆瑞,周宝库,魏丹,蔡姗姗,韩锦泽. 2016

[11]耕作措施与氮肥对黑土流失及氮损失的影响. 宿敏敏,王晓军,高洪生. 2017

[12]长期定位施肥玉米生育期内微生物量碳、氮和微生物数量的动态变化. 吴海燕,范作伟,孙甜田,彭畅,高洪军. 2016

[13]吉林中部黑土区玉米高产栽培土壤培肥技术研究. 张梅,任军,郭金瑞,闫孝贡,刘剑钊,蔡红光,边秀芝. 2011

[14]吉林省中部黑土区玉米吨粮田技术集成. 陈延玲,高强,王贵满,李刚,赵丽娟. 2013

[15]不同施肥制度对黑土磷、硫含量及空间变异特性的影响. 任军,朱平,边秀芝,彭畅,郭金瑞,高洪军,闫孝贡,李强,刘剑钊,吴景贵. 2010

[16]用RothC-26.3模型模拟玉米连作下长期施肥对黑土有机碳的影响. 杨学明,张晓平,方华军,朱平,任军,王立春,梁爱珍. 2003

[17]施用有机肥对黑土团聚体有机碳的影响. 安婷婷,汪景宽,李双异,于树,朱平. 2008

[18]不同施肥处理对农田黑土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李明松,张洪梅,朱平,高云航,刘淑霞. 2017

[19]长期施肥对黑土团聚化作用及碳、氮含量的影响. 陈盈,闫颖,张满利,何红波,解宏图,张旭东,朱平. 2008

[20]长期磷肥处理农田黑土细菌群落特征. 白震,张明,张旭东,朱平,彭畅.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