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淀粉高粱种质筛选及其研究利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程庆军

作者: 程庆军;张福耀;赵威军;常玉卉;田承华;高海燕;高鹏;张桂香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高粱;淀粉;筛选;杂种优势;利用

期刊名称: 中国农学通报

ISSN: 1000-6850

年卷期: 2010 年 26 卷 11 期

页码: 103-10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选择5份高粱不育系、16份高粱恢复系、及所配制的部分高粱杂交种,化验分析淀粉含量,不育系淀粉含量变幅在72.58%~77.84%之间,恢复系淀粉含量变幅在72.33%~79.93%之间,杂交种淀粉含量变幅在74.66%~77.61%之间。研究表明,淀粉性状在F1代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高粱籽粒淀粉含量在杂种一代多数介于双亲之间,有的倾向于高亲含量,有的倾向于低亲含量,有的杂种一代淀粉含量超过高亲,有的杂种一代淀粉含量低于低亲,利用高淀粉双亲,可以选育出高淀粉高粱杂交种。

分类号: S514

  • 相关文献

[1]高粱低单宁含量基础材料的筛选及利用. 王黎明,马景生,张育松,焦少杰,申忠宝,王军. 2002

[2]高粱高淀粉基础材料的筛选及利用. 王黎明,张育松,马景生,焦少杰,申忠宝. 2002

[3]贵州优质酒用高粱Waxy基因的鉴定分析. 李祥栋,张明生,王洋,任明见,高翔. 2014

[4]3种高粱品种淀粉特性和酿造黄酒的风味品质分析. 王志伟,闫凤霞,徐嘉良,柳青山,任清. 2019

[5]不同品种高粱的加工特性与利用研究. 段冰,杨玲,郭旭凯,郭睿,邵强,温贤将. 2020

[6]响应面优化碱法提取高粱淀粉的工艺. 段冰,杨玲,郭睿,郭旭凯,邵强,温贤将. 2020

[7]高粱育种与栽培技术研究新进展. 邹剑秋. 2020

[8]高淀粉高配合力糯质高粱雄性不育系45A的创制与应用(英文). 丁国祥,赵甘霖,陈国民,倪先林,刘天朋. 2015

[9]不同高粱品系的淀粉糊化特征. 周福平,柳青山,张晓娟,张一中,邵强,张春来. 2014

[10]不同高梁品系的淀粉糊化特征. 周福平,柳青山,张晓娟,张一中,邵强,张春来. 2014

[11]高粱淀粉遗传初探. 李爱军,史红梅,李作一. 2011

[12]高粱与固态白酒关系的研究综述. 焦少杰,王黎明,姜艳喜,严洪冬,苏德峰,孙广全. 2015

[13]基于AMMI模型的杂交高粱籽粒淀粉含量的配合力分析. 丁国祥. 2008

[14]不同高粱品系籽粒淀粉的构成与糊化特性相关性分析. 柯福来,张旷野,朱凯,邹剑秋. 2023

[15]高淀粉高配合力糯质高粱雄性不育系45A的创制与应用(英文). 赵甘霖,陈国民,倪先林,刘天朋. 2015

[16]湿法提取高梁淀粉的实验室方法. 邹剑秋. 1998

[17]大麦雄性不育系“亲270A”的特征特性及利用. 张明生,陈晓静. 2000

[18]烟草杂种优势利用的途径和方法. 李德清,唐传道,朱列书. 1999

[19]玉米无叶舌种质与杂种优势利用研究. 魏宏斌,邓利爱,郭锐,戴国富,卜鸿吉. 2014

[20]我所茶树杂种优势利用研究进展与展望. 雷雨,段继华,张曙光,贺利雄,董丽娟.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