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茎基腐病病原假禾谷镰刀菌与赤霉病之间的关系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江航

作者: 江航;祁凯;马立国;张博;张悦丽;马国苹;齐军山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小麦茎基腐病;小麦赤霉病;禾谷镰刀菌;假禾谷镰刀菌;致病性;子囊壳

期刊名称: 麦类作物学报

ISSN: 1009-1041

年卷期: 2022 年 42 卷 011 期

页码: 1429-143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近年来,黄淮地区小麦茎基腐病发生严重,假禾谷镰刀菌是黄淮地区小麦茎基腐病的优势病原菌,同时也可引起小麦赤霉病.为明确假禾谷镰刀菌与小麦赤霉病的关系,本研究从山东省商河县小麦茎基腐病重病田块分别采集苗期和成熟期小麦病株,通过分离鉴定发现,苗期小麦茎基腐病的优势病原菌为假禾谷镰刀菌,且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假禾谷镰刀菌在人工接种条件下能够引起严重的小麦赤霉病;此外,在小麦苗期田间的玉米秸秆上能够观察到尚未成熟的子囊壳,对子囊壳进行真菌分离鉴定,发现其包含禾谷镰刀菌和假禾谷镰刀菌形成的子囊壳.在小麦成熟期,从小麦赤霉病病穗中也分离到了假禾谷镰刀菌.这是山东省首次报道假禾谷镰刀菌引起的小麦赤霉病.综上,在小麦茎基部和穗部均能分离到假禾谷镰刀菌,且假禾谷镰刀菌在人工接种条件下能够引起严重的小麦赤霉病.结合当前黄淮地区小麦茎基腐病严重发生以及普遍秸秆还田的现状,推测假禾谷镰刀菌可能会助推小麦赤霉病的发生流行.

分类号: S512.1%S435.12

  • 相关文献

[1]致病产毒禾谷镰刀菌株的保存方法. 徐素珍,陆仕华,周世明,陆金萍,魏春妹. 1992

[2]施用有机物料腐熟剂对小麦茎基腐病发生的影响. 姜珊珊,韩志磊,郭霞,吴斌,张眉,王升吉,朱立贵,辛相启. 2020

[3]温度对假禾谷镰刀菌生长、侵染及茎基腐病发生的影响. 纪莉景,栗秋生,王亚娇,吴玉星,李聪聪,孙梦伟,孔令晓. 2020

[4]防治小麦茎基腐病种衣剂的筛选及全生育期防控效果. 纪莉景,王亚娇,栗秋生,李聪聪,肖颖,孙梦伟,孔令晓. 2020

[5]枯草芽胞杆菌YB-05与申嗪霉素复配防治小麦茎基腐病. 张洁,汤蒙蒙,夏明聪,林琪童,孙润红,杨艳艳,杨丽荣,李洪连. 2018

[6]黄淮麦区假禾谷镰刀菌对3种杀菌剂敏感性测定. 王季锋,王珊珊,许景升,徐进,冯洁,张爱香,田海月,王连刚,黄俊霞,张昊. 2023

[7]小麦茎基腐病防治技术研究进展. 赵利民,冯超红,蒋向,王俊美,徐飞,宋玉立. 2022

[8]中国小麦茎基腐病的农药防治策略与展望. 巫琪,余曼丽,曹立冬,赵鹏跃,曹冲,尹明明,程家高,黄啟良. 2024

[9]基于RPB序列的位点特异性qPCR快速鉴定假禾谷镰刀菌. 何艳秋,姜戚,迟元凯,汪涛,戚仁德,赵伟. 2024

[10]基于RPB序列的位点特异性qPCR快速鉴定假禾谷镰刀菌(英文). 何艳秋,姜戚,迟元凯,汪涛,戚仁德,赵伟. 2024

[11]兼抗河北省茎基腐病致病菌小种的小麦种质筛选. 康旭,王晓彤,李国良,张华宁,孟祥照,刘子会,马贞玉,郭秀林,赵敏,段硕楠. 2024

[12]耕作方式和药剂处理对小麦产量和赤霉病发生的影响. 吴晓丽,李朝苏,刘淼,李明,李式昭,熊涛,汤永禄. 2024

[13]河北省小麦冠腐病发生现状及病原菌初探. 纪莉景,栗秋生,王连生,孙梦伟,王亚娇,孔令晓. 2016

[14]一株小麦赤霉病拮抗菌的筛选鉴定及防治效果分析. 周清,舒宪,王钰婷,李明浩,汤才国,倪军,赵薇薇,黄胜威,吴丽芳. 2019

[15]不同杀菌剂对小麦赤霉病及籽粒DON毒素的控制效果. 陈宏州,吴佳文,庄义庆,杨红福,吴琴燕,徐超,缪康,姚克兵. 2021

[16]抗病小麦对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脱毒及产物的生物活性. 姚泉洪,刘宗镇,曾以申. 1996

[17]北京市及河北省小麦赤霉病菌群体遗传结构及生物学特性. 张金良,杨建国,张昊,冯洁. 2016

[18]江淮流域小麦赤霉病菌的遗传多样性. 张旭,邢锦城,马鸿翔,温云平,陆维忠,袁生. 2010

[19]大麦黄矮病毒(BYDV)和镰刀菌(Fusariumspp.)在小麦赤霉病(FHB)发病过程中的相互关系:形态、生理和细胞学研究. 刘阳. 2006

[20]西北地区冬小麦茎基腐病原假禾谷镰刀菌的鉴定及种质资源抗性筛选. 郭炜,李雪萍,漆永红,郭成,李潇,沈瑞清,雷斌,李敏权.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