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条锈菌ZS有性与无性菌系毒性差异初步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贾秋珍

作者: 贾秋珍;曹世勤;张勃;孙振宇;王万军;黄瑾;骆惠生;李青青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小麦条锈菌;ZS有性菌系;ZS无性菌系;致病性;寄生适合度

期刊名称: 寒旱农业科学

ISSN: 1001-1463

年卷期: 2023 年 2 卷 001 期

页码: 74-77

摘要: 小麦条锈病是小麦生产上最主要的病害,条锈菌毒性不断变异是造成小麦条锈病频繁发生和小麦品种抗病性丧失的主要原因.对小麦条锈菌新菌系开展品种抗病性评价,并探明条锈菌有性菌系、无性菌系间的毒性差异,为科学、超前指导小麦抗病育种和抗病品种的合理布局应用提供技术支撑.2017—2021年从454个小麦条锈菌有性菌系和1728个无性菌系中,获得ZS有性菌系35个和无性菌系167个,占比分别为7.71%和9.66%;其中已归类ZS-1、ZS-18、ZS-52类型中有有性菌系14个、无性菌系72个,占比分别为3.08%和4.17%.2022年选择ZS有性与无性菌系重要类型混合菌,对76个甘肃省内小麦生产品种进行苗期、成株期接种鉴定,结果发现,有性ZS菌系与无性ZS菌系对供试小麦品种苗期致病力分别为97.37%、92.11%,相对寄生适合度分别为0.3530、0.2487;成株期致病力分别为72.37%、71.05%,相对寄生适合度分别为0.3627、0.1840.表明有性菌系致病性和寄生适合度均高于无性菌系.建议在陇南越夏区,及早调整小麦抗病育种目标,以持续控制条锈病的发生流行,保障粮食安全.

分类号: S435.121.42

  • 相关文献

[1]中国小麦条锈菌4个主要流行小种的寄生适合度. 刘太国,高利,陈万权. 2008

[2]小麦条锈病菌新菌系G22-9(CYR34)和G22-14流行趋势预测. 黄瑾,贾秋珍,张勃,孙振宇,黄苗苗,金社林. 2018

[3]小麦条锈菌毒性新菌系研究初报. 吴立人,孟庆玉,赖世龙,谢水仙. 1992

[4]小麦条锈菌条中29号小种的监测及致病性. 李艳芳,原宗英,任海宝. 1992

[5]警惕小麦条锈菌条中33号的流行与危害. 贾秋珍,金社林,曹世勤,骆惠生,金明安,张勃. 2010

[6]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条中32号及水源14致病类型在甘肃的流行与发展趋势. 贾秋珍,金社林,曹世勤,骆惠生,金明安. 2007

[7]马铃薯晚疫病菌寄生适合度测定方法的研究Ⅱ.室内试验. 袁军海,赵美琦,姚裕琪,梁德霖. 2001

[8]马铃薯晚疫病菌寄生适合度测定方法的研究. 袁军海,赵美琦,姚裕琪,梁德霖. 2001

[9]寄生适合度测定方法间关系的研究——以马铃薯晚疫病为例. 袁军海,赵美琦,姚裕琪,梁德霖. 2003

[10]玉米大斑病菌有性杂交后代的交配型与寄生适合度分化. 郭丽媛,贾慧,曹志艳,谷守芹,孙淑琴,董金皋. 2013

[11]寄主品种-病原物小种寄生适合度中水平抗性与侵袭力关系的初步研究. 袁军海,赵美琦,曾士迈,姚裕琪,梁德霖. 2001

[12]低温冷藏对米蛾卵繁育稻螟赤眼蜂和玉米螟赤眼蜂质量的影响. 毛刚,鲁新,周淑香,李丽娟,张国红,孙康娜,李光雪,常雪,丁岩. 2019

[13]小麦白粉病菌对温度不同敏感性菌株的寄生适合度研究. 丁克坚,周益林,段霞瑜,邹亚飞. 2012

[14]安徽水稻稻曲病菌寄生适合度研究. 吴向辉,张学成,任学祥,谷春艳,胡飞,王学峰,苏贤岩. 2016

[15]宁夏南部山区马铃薯晚疫病菌寄生适合度测定. 郭成瑾,张丽荣,沈瑞清. 2012

[16]小麦条锈菌条中32号生理小种SCAR检测标记的建立. 张勃,郝保军,王保通,李强,李高宝,郭海鹏,王芳,康振生. 2009

[17]小麦条锈菌一个中度重复DNA序列家族的鉴定. 张耕耘,单卫星,李振岐,吴立人. 1997

[18]小麦条锈病菌毒性的演化. . 2003

[19]对我国小麦条锈病持续控制的思考. 吴立人. 1998

[20]小麦条锈菌滇黔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刘秀峰,袁文娅,梁丹,时晓伟,马占鸿.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