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虎
作者: 李虎;邱建军;王立刚;任天志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气候变化;农田土壤;温室气体;减排技术;低碳农业
期刊名称: 生态环境学报
ISSN: 1674-5906
年卷期: 2012 年 21 卷 01 期
页码: 159-16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已经引起了各国科学家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人类活动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碳(CO2)、甲烷(CH4)和氧化亚氮(N2O)等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是导致气候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农田土壤是这三种温室气体的重要来源。文章概述了农田土壤CO2、CH4和N2O三种主要温室气体的排放机制,系统总结了国内对这三种温室气体排放通量的观测研究,提出了相应的减排技术对策,并对目前的研究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作了深入的探讨,以期为控制农田土壤温室气体排放、发展低碳农业提供参考依据。
分类号: S181
- 相关文献
[1]农田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特征与减排技术对策. 邱建军,李虎,王立刚,任天志. 2010
[2]动物温室气体排放机制及减排技术与策略研究进展. 田方,王银朝,何良军,毋状元,陈静波. 2012
[3]农田生态系统温室气体减排技术评价指标. 李建政,王迎春,王立刚,李虎,邱建军,王道龙. 2015
[4]我国发展低碳农业的政策、法规和技术体系分析. 金辰,孙波,赵其国,李辉信. 2014
[5]北京市发展低碳农业的思考. 武智勇,王爱玲,文化. 2010
[6]低碳农业:从理论构想到科学实践的若干问题. 王成己,王义祥,黄毅斌,翁伯琦. 2011
[7]低碳农业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 曹黎明,潘晓华,李茂柏. 2012
[8]低碳农业评估数学模型的研究. 杨娟,赵京音,李琳一,郑秀国,袁涛,孔军龙. 2011
[9]干旱地区农田生态系统土壤温室气体排放机制. 翟洋洋,程云湘,常生华,侯扶江. 2015
[10]国内外低碳农业发展经验及对天津的启示. 张蕾,贾凤伶. 2013
[11]关于安徽省发展低碳农业应对气候变化的若干思考. 杨普. 2011
[12]全球气候变化下中国农田土壤碳库未来变化. 张旭博,孙楠,徐明岗,张文菊,李建伟. 2014
[13]减缓气候变化的农业措施. 钱坤,徐倩倩,黄晓春,吕凯. 2011
[14]关于温室气体控制与大气污染物减排协同效应研究的建议. 姜晓群,王力,周泽宇,董利锋. 2019
[15]生物炭对棕壤玉米田CO_2与N_2O排放的影响. 谢立勇,许婧,郭李萍,孙雪,赵洪亮,郑益旻. 2018
[16]超级稻宁粳1号与常规粳稻CH_4排放特征的比较分析. 王丽丽,闫晓君,江瑜,田云录,邓艾兴,张卫建. 2013
[17]减少农业甲烷排放的技术选择. 林而达. 1993
[18]超级稻与常规稻CH4排放特征比较分析. 江瑜,王丽丽,闫晓君,张卫建. 2013
[19]高温少雨对不同品种水稻CH_4和N_2O排放量及产量的影响. 孙会峰,周胜,付子轼,陈桂发,刘国兰. 2016
[20]我国粮食主产区农田温室气体排放差异与减排潜力及途径. 冯金飞,张卫建.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不同土壤环境对粒用高粱农艺性状及养分含量的影响
作者:王立新;隋虹杰;葛占宇;潘映雪;琦明玉;李虎;路玉红;林江;成慧娟
关键词:高粱;氮磷钾养分;叶片;农艺性状;养分含量
-
应用15N自然丰度值揭示不同氮源对设施土壤氨挥发的贡献
作者:田峪萍;双睿辰;刘原庆;王立刚;孟凡乔
关键词:氨挥发;15N自然丰度;激发效应;设施番茄;分馏效应
-
75%肟菌·戊唑醇对向日葵菌核病防治效果的研究
作者:李虎;常海城;陈柳;李鹤鹏;郑立秋;关晶;李海燕;孟庆林
关键词:75%肟菌·戊唑醇;核盘菌;室内毒力;防治效果
-
不同栽培条件对水稻籽粒镉含量及主要性状的影响研究
作者:李虎;吴子帅;刘广林;罗群昌;陈传华;朱其南
关键词:水稻;镉低积累;降镉措施;精米镉含量;农艺性状
-
机器学习在畜禽基因组选择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王进部;李佳;任德明;王立贤;王立刚
关键词:基因组选择;畜禽;机器学习;算法;模型
-
氧掺杂氮化碳的制备及对农田环境残留农药的降解性能
作者:马志远;戴华伟;王瑞闯;高峰;李虎;朱友福;苏兆亮;邱军;刘雪
关键词:氮化碳;农药残留;光催化降解;机制;作物
-
猪疾病恢复力育种研究进展
作者:杨丽玉;王立刚;王立贤
关键词:猪;遗传育种;恢复力;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