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与花药培养相结合快速聚合水稻白叶枯病抗性基因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兴春

作者: 王兴春;杨长登;李西明;马良勇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白叶枯病;抗性基因;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花药培养;基因聚合

期刊名称: 中国水稻科学

ISSN: 1001-7216

年卷期: 2004 年 18 卷 01 期

页码: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受微效多基因控制白叶枯病抗性的五丰占 2号和主基因xa5控制的IRBB5为材料 ,应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花药培养和回交技术研究了主基因与微效多基因聚合的途径。经查阅GeneBank中RG5 5 6的序列 ,利用在线引物设计软件Primer 3设计了一条新的R引物 :5′CCAGACACCACTGCACATTC3′,克服了原引物Tm 值相差太大 ,扩增效率低的缺点 ,使PCR扩增效率提高了近 10倍。采用病斑长度与五丰占 2号相近且携有xa5基因的五丰占 2号2 /IRBB5B1 F1 植株进行花药培养 ,获得 30株二倍体植株 ,其中 16株携有xa5基因。携有xa5基因的植株的平均病斑长度仅 0 .1cm ,对白叶枯病的抗性明显强于双亲。成功地聚合了白叶枯病抗性主基因和微效多基因。从配组到获得主基因和微效多基因聚合材料仅用两年时间 ,比常规育种方法缩短 1~ 2年。

分类号: S511.03

  • 相关文献

[1]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对龙特浦B米质和白叶枯病抗性的改良. 韩义胜,符策强,朱红林,徐靖. 2014

[2]水稻抗白叶枯病基因的聚合育种(英文). 巴沙拉特,丁效华,曾列先,阿克沙,张泽民,曾瑞珍,张桂权. 2006

[3]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聚合Xa23、Stvb-i、Pi-13种抗病基因的研究. 孙海波,邹美智,任洪岩,王景余,闫双勇,李艳萍,冯瑞光. 2015

[4]花药培养快速培育聚合抗3种水稻病害基因的新种质研究. 孙海波,邹美智,任洪岩,王景余,闫双勇,李艳萍,冯瑞光. 2015

[5]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选育携有水稻白叶枯病抗性基因Xa23的水稻株系. 范宏环,王林友,张礼霞,于新,王曦,金庆生,王建军. 2011

[6]含白叶枯病抗性基因Xa23水稻恢复系的分子标记辅助选育. 郑家团,涂诗航,张建福,郑轶,赵开军,张水金,谢华安. 2009

[7]水稻白叶枯病抗性基因的发掘及在育种中的应用. 刘丙新,季芝娟,石建尧,马良勇,李西明. 2010

[8]水稻抗病基因聚合育种研究进展. 张启军,吕川根,虞德容,戴剑. 2008

[9]利用分子标记技术聚合2个白叶枯病基因改良华占的白叶枯病抗性. 倪深,夏春,应建成,孙红伟,陈红旗. 2019

[10]水稻白叶枯病抗性遗传解析. 刘玉婷,袁筱萍,杨惠敏,黄佳慧,朱哲楠,卢钿钿,沈思怡,杨窑龙,饶玉春. 2024

[11]聚合抗稻瘟病基因Pigm和抗白叶枯病基因Xa23改良粳稻宁84抗性. 黄宣,邱海萍,严成其,姜洁锋,施贤波,叶朝辉. 2024

[12]544份水稻种质稻瘟病抗性鉴定及抗性基因的分布研究. 李刚,袁彩勇,曹奎荣,孙祥良,李军,王健,程保山,罗伯祥,徐卫军,唐九友,储成才. 2018

[13]稻瘟病抗性基因Pi1与Pi9聚合材料的抗性鉴定. 杜太宗,余显权,朱速松,李光正,丁军. 2015

[14]基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优质、高产、抗稻瘟病水稻新品种育种综述. 宋云生,于雅洁,曹鹏辉,袁彩勇. 2023

[15]利用基因功能性标记检测水稻稻瘟病和褐飞虱的抗性基因. 赵小燕,叶胜海,李小华,余鹏,陈蕾,翟荣荣,金庆生,张小明. 2015

[16]兼抗白粉病和黄矮病小麦育种材料的创造与鉴定. 严以苹,汪信东,刘艳,张怀渝,张增艳. 2013

[17]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在水稻抗病虫基因聚合上的应用. 裴庆利,王春连,刘丕庆,王坚,赵开军. 2011

[18]三基因聚合改良恢复系福恢673的稻瘟病抗性. 陈志伟,官华忠,王晓方,董瑞霞,卓成海,毛大梅,潘润森,周元昌,吴为人. 2019

[19]多基因聚合育成优质高产杂交稻新组合中优161. 庄杰云,朱玉君,屠国庆,应杰政,樊叶杨. 2010

[20]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聚合Xa23;Pi9和Bt基因. 陈圣,倪大虎,陆徐忠,李莉,王文相,章琦,赵开军,张亮,郭霞,杨剑波.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