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氮肥群体最高生产力类型粳稻品种的氮素吸收利用特性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敏

作者: 李敏;张洪程;马群;杨雄;李国业;魏海燕;戴其根;霍中洋;许轲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水稻;氮肥;生产力;吸收;利用

期刊名称: 中国水稻科学

ISSN: 1001-7216

年卷期: 2012 年 26 卷 02 期

页码: 197-20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氮肥群体最高生产力的定义为基础,在各基因型最适氮肥水平下,研究了低、中、高3种氮肥群体最高生产力类型粳稻品种的产量结构及其氮素吸收利用特性。结果表明,随着氮肥群体最高生产力递增,总颖花量不断增加,而结实率和千粒重变化不明显。随着氮肥群体最高生产力递增,够苗期、抽穗期和成熟期的氮素积累量逐渐增加,而拔节期无显著差异。各阶段氮素积累量,除够苗至拔节阶段外,其余各阶段均随着氮肥群体最高生产力递增而逐渐增加。与低氮肥群体最高生产力类型相比,中等氮肥群体最高生产力类型氮素转移量和转移率显著增加,而高氮肥群体最高生产力类型氮素转移能力较中等类型相比无显著提高。较之中、低生产力类型,高生产力类型水稻品种具有够苗前氮素积累快,够苗至拔节积累少,拔节至抽穗积累稳,抽穗至成熟积累多,且抽穗后氮素向籽粒转移量大但不过量的特点。

分类号: S511.22

  • 相关文献

[1]不同量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对水稻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张发明,毛昆明,刘宏斌,雷宝坤,李海坤. 2011

[2]减少水稻氮肥施用技术研究. 陈周前,施伏芝,阮新民. 2005

[3]A级绿色稻米氮肥不同施用比例对肥料利用率和生产力的影响. 赵国臣,侯立刚,郭唏明,隋鹏举,周舰. 2007

[4]不同地力条件下氮肥施用量对水稻生产力的影响. 邬刚,吴爽,袁嫚嫚,王莉莉,张兆冬,唐春富,张祥明,王文军,孙义祥,王德正. 2017

[5]不同供镍水平对苹果植株~(15)N–尿素吸收分配的初步研究. 孙凤金,郑孝胜,姜远茂,魏绍冲,陈汝. 2016

[6]不同酿酒葡萄品种对磷素的吸收利用及其效应研究. 王燕,周涛,白国胜. 2001

[7]不同基因型马铃薯产量和氮素吸收利用差异. 张磊,邓丽红,徐宁生,潘哲超,李燕山,杨琼芬. 2020

[8]高低土壤肥力条件下烤烟对氮素吸收、分配和利用的研究. 马兴华,张忠锋,荣凡番,苑举民,刘树村,王文杰,石屹. 2009

[9]农艺措施调控烤烟营养吸收利用的研究进展. 左伟标,洪天龙,高远,郭芳阳,鲁松霖,叶谌睿,安银立,毕乐乐,王永齐,柏永超. 2020

[10]供磷水平对梨砧木生长和~(15)N-尿素吸收利用特性的影响. 沙建川,夏营,刘松忠,刘晶晶,刘晓霞,姜远茂,葛顺峰. 2018

[11]施硫对花生产质量和硫吸收利用的影响. 司贤宗,张翔,索炎炎,毛家伟,李亮,余琼,李国平,余辉. 2020

[12]不同花生品种(系)磷素吸收及利用特性. 冯昊,王春晓,于天一,林建材,孙学武,郑亚萍,郑永美,沈浦,吴正锋,王才斌. 2018

[13]茶儿茶素的功效特性与开发利用探讨. 江和源. 2008

[14]连作对土壤微生物及平邑甜茶幼苗氮吸收、分配和利用的影响. 王功帅,马子清,潘凤兵,田长平,陈杰,王金政,陈学森,尹承苗,毛志泉. 2019

[15]低钾条件下不同基因型甜瓜产量、品质及钾素吸收利用差异分析. 康利允,李晓慧,高宁宁,梁慎,李海伦,王慧颖,常高正,徐小利,赵卫星. 2022

[16]不同施氮方式对嘎啦苹果碳氮利用和产量品质的影响. 彭玲,李慧峰,崔倩,冯璐,葛顺峰,姜远茂. 2020

[17]磷对旱地胡麻氮吸收转运及利用的影响. 谢亚萍,牛俊义,王利民,党照,赵玮,李闻娟,齐燕妮,汪平,李玥,张建平. 2021

[18]不同花生品种氮磷钾钙硫吸收、分配和利用的差异. 司贤宗,张翔,索炎炎,李亮,李亚飞,余琼,邱岭军,余辉. 2021

[19]黄腐酸钾对灵武长枣氮素吸收、分配及利用的影响. 李慧,李百云. 2024

[20]大鼠对氨基酸螯合铁吸收和转运特点的研究. 韩友文,滕冰,徐子伟,刘敏华,徐莹,邓波,徐海凤. 200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