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生暖季型草地补播多花黑麦草生产系统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侯典超

作者: 侯典超;李向林;万里强;何峰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补播;暖季型牧草;多花黑麦草;互补饲草系统;产量

期刊名称: 草地学报

ISSN: 1007-0435

年卷期: 2010 年 18 卷 06 期

页码: 36-4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于2009年5月在亚热带中山地区引入宽叶雀稗(Paspalum wettsteinii)、威提特东非狼尾草(Pennisetum clandestinumcv.Whittet)、纳罗克非洲狗尾草(Setaria sphacelatacv.Narok)和贝斯莉斯克伏生臂形草(Bra-chiaria decumbenscv.Basilisk)4种多年生暖季型牧草,并于当年10月在4种暖季型禾草草地上分别补播多花黑麦草(Lolium multifolorum),组成不同的互补饲草生产系统(Complementary forage system);通过对各补播系统牧草全年产量、生长速率和密度变化的研究分析,以期建立全季型优质高产的互补饲草组合模式,为解决该地区饲草供应季节不平衡提供可行方案。结果表明:补播能显著增加产草量(P<0.05),干草产量最高的系统是臂形草+多花黑麦草(26337.1 kg.hm-2);粗蛋白年产量最高的为东非狼尾草+多花黑麦草系统(2903.6 kg.hm-2);各系统可形成良好的饲草季节配置,多花黑麦草在冬春季节成为优势种,产量占全年饲草总产量的40%。

分类号: S543

  • 相关文献

[1]牧草生产潜力模拟模型及其应用. 杨秀梅,张伟欣,高亮之,杨春华,张英俊,Hannaway B.David,张新全. 2015

[2]贵阳地区不同播量对多花黑麦草生长的影响. 代兴红,池永宽,张俞,张锦华. 2014

[3]贵草1号多花黑麦草高产栽培技术. 蒙正兵,龙忠富,莫本田,陈瑞祥,罗京焰,张明均,杨飞. 2009

[4]贵草1号多花黑麦草生产试验. 蒙正兵,龙忠富,陈瑞祥,杨飞,张明均. 2009

[5]早熟型多花黑麦草生产性能及饲用品质研究. 丁成龙,许能祥,董臣飞,程云辉,顾洪如. 2014

[6]施氮水平与播种量对多花黑麦草种子结实性及产量的影响. 丁海荣,杨智青,钟小仙,丁成龙,顾洪如,洪立洲. 2015

[7]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多花黑麦草产量、饲用和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 张文洁,马冉冉,袁洁,许能祥,丁成龙,李青丰. 2022

[8]氮肥水平对多花黑麦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李小梅,陈天峰,孙娟娟,罗燕,张新全,闫艳红. 2016

[9]秋季补播多花黑麦草对扁穗牛鞭草草地产量、质量和植物组成的影响. 杨春华,李向林,张新全,刘芳,刘伟. 2004

[10]多花黑麦草品种在福建地区的引种表现. 高承芳,刘远,张晓佩,林碧芬,李文杨,董晓宁. 2012

[11]抗性多花黑麦草的防除技术. 闵红,张帅,李香菊,吴仁海,张磊,曹然. 2022

[12]优良暖季型牧草——非洲狗尾草. 赵明坤,杨菲. 2016

[13]4种优良暖季型牧草在黔南地区的引种栽培研究. 李正林,陈瑞祥. 2010

[14]体外法评定南方4种经济作物副产品及3种暖季型牧草的营养价值研究. 李文娟,王世琴,姜成钢,马涛,朱正廷,刁其玉. 2017

[15]云贵高原人工草地退化原因与恢复更新综合技术. 罗伟,张定红. 2010

[16]补播百脉根改良低湿草地技术研究. 姬宏亮,蔡东萍. 2006

[17]不同草地恢复措施对高寒草甸植物根系特征的影响. 张燕堃,张灵菲,张新中,冶娜娜,江小雷. 2014

[18]草地恢复措施对高寒草甸植物群落的影响. 葛庆征,魏斌,张灵菲,卫万荣,黄彬,江小雷,张卫国. 2012

[19]补播对高寒草甸生产力和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张永超,牛得草,韩潼,陈鸿洋,傅华. 2012

[20]黄河首曲湿地功能区“黑土滩”退化草甸恢复改良. 武高林,任国华,刘振恒,杨林平.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