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亲主要性状在低纬高原两系杂交稻高纯高产制种技术中的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涂建
作者: 涂建;奎丽梅;黄平;陈忆昆;董阳均;刘晓利;李华慧;卢义宣;杨久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两系杂交稻;制种;育性转换
期刊名称: 西南农业学报
ISSN: 1001-4829
年卷期: 2016 年 29 卷 12 期
页码: 2774-277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两系杂交籼稻云两优144的亲本为研究对象,在云南水富不同海拔条件下分期播种,明确母本2301S的育性转换规律和父母本的主要性状和生育进程。通过分析双亲在不同海拔条件下的播始历期、主茎叶片数、自交不实率(结实事)等主要性状和生育进程差异,建立了云两优144双亲主要性状回归方程,为云两优144在当地不同海拔条件下梯田制种提供技术指导,同时也为两系杂交稻在低纬高原区域高纯高产制种提供技术参考。
分类号: S511
- 相关文献
[1]两系杂交稻纯度控制的理论与方法. 邹伟清,周宗岳,沈显华,胡军华. 2007
[2]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P88S在海南的育性转换特性及其应用. 王效宁,孟卫东,严小微,林尤珍. 2010
[3]福建两系杂交稻制种安全高产的精细气候适宜性区划. 苏荣瑞,林瑞坤,孙朝锋,陈家金,吴志源,杨凯. 2024
[4]安徽省两系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安全技术与应用研究(Ⅳ)——两系杂交稻制种安全与高产技术研究. 王守海,李成荃,王德正,罗彦长,杜士云,吴爽. 2003
[5]母本直播和移栽对皖稻153杂交制种的影响. 王伍梅,台德卫,杨联松,张效忠,黄贯刘,汤修竹,赵天明. 2009
[6]小麦雄性不育育性转换相关基因TaG3BP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周琳磷,宋国琦,李红燕,胡银岗,何蓓如. 2010
[7]玉米温敏核雄性不育育性转换与内源激素的关系. 汤继华,赫忠友,陈伟程,谭树义,谢惠玲,李永亮. 2003
[8]籼型两用核不育水稻的稳定性研究. 尹华奇. 1992
[9]温光条件对龙特浦A育性影响的研究初报. 顾来顺,高恒,何顺椹,姚立生,孙明法,杨立彬. 1994
[10]光敏核不育水稻在寒冷稻作区的育性转换特性及开花习性. 吴长明,曹静明,傅秀林. 1993
[11]温敏核不育水稻的遗传与稳定性. 尹华奇. 1992
[12]三个籼型光敏核不育系在长沙的育性观察. 武小金. 1990
[13]光敏核不育水稻的温光反应研究. 尹华奇. 1991
[14]低温敏感不育水稻培矮64S育性转换的植株温度指标. 吕川根,邹江石,胡凝,姚克敏. 2007
[15]两系杂交水稻研究现状与对策. 孙宗修,于永红,胡国成,肖晗,斯华敏,付亚萍. 2000
[16]小麦光温敏雄性不育转换规律研究进展. 权威,孙辉,赵昌平,刘黎明,于卓. 2007
[17]粳稻光敏核不育系93—926s的育性转换研究. 牛芝霞,邹美智,李艳萍,牛景,张维强. 1999
[18]湖北光敏核不育水稻农垦58S和9-2S的育性在杭州的观察. 李振宇,徐红岗. 1990
[19]培矮64S在云南的育性表现及其利用研究. 杨怀礼,朱建军. 1994
[20]玉米温敏核雄性不育育性转换与外源激素的关系. 汤继华,赫忠友,潭树义,陈伟程. 200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云南不同海拔高度籼稻产量差异形成分析
作者:夏琼梅;岩三胆;卓晓芳;龙瑞平;朱海平;李贵勇;杨久;杨从党
关键词:籼稻;海拔高度;气象因子;产量差异
-
紫稻pl276三个紫色性状的遗传分析
作者:张锦文;邓伟;徐雨然;吕莹;管俊娇;奎丽梅;张建华;涂建;李小林
关键词:紫稻;性状;遗传分析
-
云南省水稻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作者:董维;李小林;邓伟;奎丽梅;涂建;沈锡琼
关键词:水稻;发展;问题和对策;云南
-
云南粮食产量潜力和种植结构分析与探究
作者:董阳均;管俊姣;吕莹;张建华;奎丽梅;涂建;张笑;陈赟娟;李小林
关键词:粮食安全;产量;种植结构;云南省
-
优质高产两系杂交籼稻新组合云两优9801的选育
作者:蓝舵;涂建;奎丽梅;邓伟;谷安宇;安华;陈忆昆;董阳均;董维;吕莹;管俊娇;张建华;张锦文;余琴;张笑;夏艳波;张恒;李小林
关键词:杂交水稻;云两优9801;优质;高产;选育
-
云南喀斯特地貌区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估及水稻叶面肥筛选
作者:李正真;谭静;李小林;涂建;唐昆;谷安宇;管俊娇;董维;邓伟;吕莹;奎丽梅
关键词: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水稻;叶面肥
-
云南省2008-2023年审定水稻品种品质及相关性状分析
作者:窦海珊;管俊娇;李小林;奎丽梅;涂建;邓伟;吕莹;谷安宇;张锦文;张建华
关键词:云南;水稻;品种;品质;演变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