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赤霉病菌互作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程怡璠
作者: 程怡璠;沈会权;张英虎;徐肖;杨红燕;汪强;梁志浩;薛松;于文青;郭爱奎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小麦;赤霉病;赤霉病菌;小麦-赤霉病菌互作
期刊名称: 大麦与谷类科学
ISSN: 1673-6486
年卷期: 2023 年 40 卷 005 期
页码: 1-7,17
摘要: 小麦赤霉病是在高温、高湿环境下由禾谷镰刀菌侵染引起的小麦真菌性病害,是对小麦生产造成威胁的主要病害之一.近年来,由于温室效应和轮作制度的共同作用,该病害频发,严重威胁小麦的产量和质量.本文对小麦赤霉病的流行特点和危害、致病机制、抗性基因及小麦-赤霉病菌互作的研究进行综述,并就目前小麦赤霉病抗病育种及抗病基因利用等方面需要解决的问题和挑战进行展望,以期为广大学者开展小麦-赤霉病菌的互作研究提供参考.
分类号: S512
- 相关文献
[1]抑制差减杂交分离赤霉病菌诱导的小麦特异表达基因. 林凡云,陆琼娴,徐剑宏,杨慧勇,祭芳,史建荣. 2008
[2]中国冬小麦区域试验品种抗病性评价. 邱军,周益林,徐世昌,陈怀谷. 2015
[3]病原诱导的小麦转录因子TaERF1b基因的分离和表达. 董娜,张增艳,辛志勇. 2008
[4]小玫赤霉病菌细胞壁活性物质的提取及其性质,组分的研究. 吴志凤,王裕中. 1997
[5]多菌灵和三唑酮混配对小麦病害的协同杀菌作用. 陆长婴,季明东,李沛元,徐润成,陈茂林. 2000
[6]小麦品种对赤霉病抗扩展性的遗传研究. 王雅平,王进先,刘伊强. 1992
[7]小麦赤霉病抗性鉴定和新抗源筛选. 黄昌,牟建梅,刘敬阳,李斌麒,陈凤生,孟静. 2000
[8]30%多·酮可湿性粉剂防治小麦赤霉病及白粉病田间试验. 姬勇,陈太虎,付佑胜. 2008
[9]小麦抗赤霉病研究进展. 温明星,陈爱大,杨红福,曲朝喜. 2012
[10]小麦赤霉病抗性与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杨崇力,赵玲瑛. 1995
[11]宁海县小麦主栽因子对赤霉病为害的影响. 尤爱琴,童相兵,张昌杰,吴健国,柴荣耀,张震. 2011
[12]小麦-长穗偃麦草7E抗赤霉病易位系培育. 张璐璐,陈士强,李海凤,刘慧萍,戴毅,高勇,陈建民. 2016
[13]江苏徐淮地区小麦赤霉病的发生规律及协同防控技术. 陈香华,蒋守华,熊战之,李茹,付佑胜,周长勇,汪立新,段亚冰,周明国,赵桂东. 2017
[14]影响小麦抗赤霉病育种成效的限制因素. 张勇,程顺和,张伯桥. 2005
[15]小麦赤霉病抗源H35的遗传模式分析. 张勇,张伯桥,高德荣,程顺和. 2005
[16]食品加工对小麦制品中DON含量的影响. 李娜,段晓亮,唐朝晖,沈晗,孙辉. 2014
[17]小麦抗赤霉病性及其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分析. 杨崇力,赵玲瑛. 1995
[18]中国小麦赤霉病的危害及抗性遗传改良. 程顺和,张勇,别同德,高德荣,张伯桥. 2012
[19]赤霉病麦粒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消解方法研究进展. 关二旗,崔莉,卞科,李萌萌,崔贵金. 2012
[20]小麦赤霉病抗源N553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 张勇,张伯桥,高德荣,程顺和. 200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高产早熟大豆新品种盐豆2号的选育
作者:薛松;于文青;杨红燕;张英虎
关键词:大豆;盐豆2号;早熟;育种
-
大麦籽粒相关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作者:栾海业;朱琳洁;李钰;孟炜;刘雨倩;徐肖;刘方方;沈会权
关键词:大麦;籽粒相关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候选基因
-
大麦耐盐相关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作者:栾海业;孟炜;张英虎;李钰;朱琳洁;王裕;刘雨倩;徐肖;刘方方;沈会权
关键词:大麦;耐盐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候选基因
-
小麦种质资源性状分析及遗传多样性评价
作者:汪强;沈会权;徐肖;张英虎;杨红燕;程怡璠;梁志浩;薛松;郭爱奎;于文青;李宇星;栾海业
关键词:种质资源;农艺性状;品质性状;相关性
-
皖北地区芝麻种植全程机械化技术和装备应用研究
作者:林勇翔;汪强;张子福;刘路;朱浩杰;赵莉;张祎;张银萍
关键词:芝麻;机械化;技术;装备;效率
-
播期和播量对盐麦7号青贮原料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作者:张英虎;王春吉;杨力;乔海龙;臧慧;梁志浩;徐肖;杨红燕;薛松;汪强;程怡璠;沈会权
关键词:大麦;播期;播量;青贮产量;营养品质
-
大麦根系响应湿害胁迫的转录组分析
作者:栾海业;王春吉;陈昌宇;王鸿;杨力;张英虎;乔海龙;杨红燕;沈会权;臧慧
关键词:大麦;湿害胁迫;转录组;差异表达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