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使金针菇基部由褐色变浅的栽培方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曲玲
作者: 曲玲;任鹏飞;李瑾;任海霞;姚强;韩建东
作者机构: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关键词: 金针菇;基部;培养料;覆膜
期刊名称: 食用菌
ISSN: 1000-8357
年卷期: 2011 年 05 期
页码: 56+68
摘要: 金针菇是我国最早进行人工栽培的食用菌之一。金针菇品种很多,金针菇杂交19是目前国内较为理想的高产金针菇,该品种开伞速度较慢,菌柄硬,但因该品种基部在栽培过程中易褐变,直接影响菇农的经济效益。为此笔者就如何防治褐变栽培技术进行探索。现总结如下,供参考。1材料与方法1.1供试菌株金杂19由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资源与环境研究所保存。
分类号: S646.15
- 相关文献
[1]棉花秸秆培养料对金针菇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王志春. 2016
[2]利用紫茎泽兰栽培食用菌配方试验. 卿跃军,曹坳程,姜邻,赵浩宇,刘胜男,高菡,周小刚. 2016
[3]金针菇生长发育期间相关胞外酶的活性变化研究. 冯伟林,蔡为明,金群力,范丽军,沈颖越,宋婷婷,田芳芳. 2012
[4]海南三七根茎芽基部的组培快繁. 李冬梅,赵超艺,刘小飞. 2017
[5]大果优质三倍体梨新品种——华幸. 王斐,方成泉,姜淑苓. 2014
[6]~(60)Co-γ辐射处理培育非整倍体月季新品种. 许杜意,葛红,黄善武,邓光华,李秋香,王甜甜,葛维亚. 2007
[7]优雅芳香的指甲兰. 王真. 2016
[8]蔬菜无土育苗技术(三). 王克安,王育义. 1999
[9]怎样扭梢. 朱佳满. 1995
[10]棉花的生长发育与植物激素(二)——第二讲生长素及其对棉花生长的调控. 邓绍华. 1981
[11]工厂化金针菇菌糠栽培秀珍菇配方筛选试验. 宫志远,韩建东,任鹏飞,任海霞. 2010
[12]香菇生料栽培技术研究. 谈峰. 1997
[13]酱香白酒糟栽培杏鲍菇菌株及培养基配方筛选. 魏善元,杜慕云,李剑,陈旭,朱森林,吴小波,王小波,张爱华,杨仁德. 2016
[14]意杨加工下脚料栽培杨树菇技术研究. 汪国莲,陈明,孙玉东. 2008
[15]南京地区双孢蘑菇工厂化栽培低产成因及其改进建议——以南京市高淳区固花食用菌专业合作社为例. 魏启舜,王琳,赵荷娟. 2015
[16]阶梯式高压灭菌与常规灭菌方法对食用菌培养料微量营养素的影响. 杨红澎,杨丽维,黄亮,杨华,王旭峰,班立桐. 2016
[17]配方含氮量对杏鲍菇产量的影响. 李正鹏,潘辉,谭琦,郭倩. 2011
[18]玉米芯棉籽壳栽培茶树菇配方比较试验. 张书良,王萍,刘彩云,金维曙,韩建东. 2018
[19]蘑菇培养料发酵中微生物群落变化及其与温室气体排放的关系. 李艳春,叶菁,王义祥. 2019
[20]杏鲍菇及培养料中毒死蜱的残留动态. 曲明清,李传华,王伟民,盛亚红,张栩,陈军平.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基于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的邵阳绿茶质量研究
作者:李瑾;何郁菲;罗亦凡;唐瀚;陈潇;田容积;唐静怡;曾志龙;陈颖;罗华
关键词:邵阳绿茶;品质评价;生化成分;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
-
牡丹抗寒性研究进展
作者:葛新新;姚强;李海英;于梦;张舒;康富军
关键词:牡丹;抗寒性;研究进展
-
208份春小麦资源抗条锈性评价及抗病基因检测
作者:郭阳;卢恩钰;周小妹;郭青云;康振生;姚强
关键词:小麦条锈病;抗病性评价;抗条锈病基因;分子检测;基因芯片
-
2020年与2021年青海省小麦条锈菌越冬情况监测
作者:赵雪梅;刘耀霞;郭青云;姚强
关键词:小麦条锈病;病叶率;越冬菌源量;影响因素
-
水肥一体化技术采纳行为研究-以北京蔬菜种植户为例
作者:王洁琼;冯献;李瑾
关键词:水肥一体化技术;采纳行为;影响因素;Logistics模型;蔬菜种植户;北京市
-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对新质生产力的促进作用研究
作者:李鸿飞;李瑾
关键词:农业新质生产力;科技成果转化;精准农业
-
高新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机理、困境与对策
作者:李鸿飞;赵春江;李瑾
关键词:农业新质生产力;农业高新技术;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创新;产学研协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