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树晚霜冻综合防控新技术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丁改秀

作者: 丁改秀;王保明;陈亚芳;王保国;秦国杰;王松;仓国营;牛兴艳;温鹏飞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杏;霜冻预报;防控霜冻

期刊名称: 中国农学通报

ISSN: 1000-6850

年卷期: 2016 年 32 卷 22 期

页码: 110-116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大范围晚霜冻受强冷气流降温和强烈辐射冷却等多因素影响,防控难度较大。在传统防霜技术的基础上,笔者发明了"精确测报霜冻温度(±0.1℃)变化+化学燃料块升温"综合防控霜冻技术,即采用实用新型专利(ZL2006 2 0128137.6)——"便携式自动防霜报警仪"进行田间霜冻温度变化监控并报警;并采用发明专利(ZL2013 1 0003313.8)——"锯末燃料块+型煤块"实施组合燃烧放热,以提高霜冻时杏园温度,从而有效防控杏树晚霜危害。试验结果表明:报警仪温度探头工作稳定,能够连续、精确测定杏园温度;组合燃料点燃后,能够释放大量烟雾,降低杏园能见度,显著提高杏园温度。每公顷240个燃料点能够提高杏园温度1.53~2.15℃,每公顷375个燃料点能够提高杏园温度3.10~4.40℃,显著降低杏花受冻率,具有明显的防霜冻效果。

分类号: S662.2`S425

  • 相关文献

[1]杏新品种"国强"的选育. 张玉萍. 2011

[2]杏温室栽培品种选择及配套技术研究. 郁香荷,刘威生,刘宁,赵锋,张玉萍,孙猛. 2004

[3]高产杏 串枝红. 王德生. 2008

[4]不同原产地杏种质果实糖酸组分含量特点的研究. 张丽丽,刘威生,刘有春,刘宁,张玉萍. 2009

[5]我国杏资源及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赵宏勇,赵锋. 2008

[6]杏专用肥施用时期和用量对杏产量、品质的影响. 张春波,刘威生,唐世勇,姜永峰,邢英丽. 2017

[7]试谈我国杏生产现状与对策. 于希志. 2003

[8]山西北省北部地区仁用杏科学管理意见. 卜万锁,张一萍. 1997

[9]温室内‘9803’杏源库关系的研究. 赵锋,卜庆雁,刘威生,张玉萍,孙猛,郁香荷,刘宁. 2007

[10]我国杏种质资源及遗传育种研究新进展. 赵锋,刘威生,刘宁,郁香荷,孙猛,张玉萍,周晏起. 2005

[11]杏的引种栽培试验. 罗克明,万明长,班小重. 2006

[12]西伯利亚杏、普通杏及东北杏亲缘关系探讨. 董英山,郝瑞. 1991

[13]优化配方施肥对桃、李、杏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王炳华,陈丽楠,刘秀春. 2014

[14]日光温室内凯特和9803杏光合特性及去果对源叶光合作用影响. 孙猛,刘威生,迟跃飞. 2007

[15]负载量对翌年杏花器官质量的影响. 刘铁铮,李海山,付雅丽,贾彦丽,张冲,陈江玉,葛元华. 2011

[16]杏品种孢粉学研究. 罗新书,陈学森,郭延奎,苗良,于希志. 1992

[17]1994~2002年杏专业研究文献计量分析. 张毅,杜方岭. 2005

[18]保护地栽培桃和杏的病虫害防治技术. 刘秀芳,樊圣华. 2002

[19]毛桃砧嫁接桃、杏、李的亲和力研究. 罗克明,万明长,罗孝明,石乐娟. 2009

[20]瞬时CO_2浓度变化对杏属植物光合生理影响研究. 孙猛,吕德国,刘威生.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