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纬寒地大豆品种比较试验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蔡鑫鑫

作者: 蔡鑫鑫;谭娟;吕晓丽;王舒;张崎峰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高纬寒地;大豆;品种;农艺性状;产量

期刊名称: 黑龙江农业科学

ISSN: 1002-2767

年卷期: 2019 年 007 期

页码: 30-36

摘要: 为筛选适合黑河地区种植的大豆品种,以黑河43为对照,对来自全国的共31份大豆品种进行农艺性状及产量调查.结果表明:比黑河43产量增加的品种有九研26、东生7号、贺豆1号、克山1号、黑科56、嫩奥4号、黑科60,增幅分别为2.27%、2.62%、2.62%、6.11%、6.46%、7.50%和14.48%,其他各品种产量均低于黑河43.

分类号: S565.1

  • 相关文献

[1]滨海盐碱地不同大豆品种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田间试验分析. 郑茹梅,张鑫红,张玉梅,张波,肖辉. 2023

[2]高纬高寒地区外引骨干大豆品种资源筛选与综合性状评价. 韩德志. 2011

[3]黑龙江省高纬寒地大豆辐照诱变效应研究. 闫洪睿,张雷,鹿文成,梁吉利,刘英华,刘发. 2003

[4]辽宁省大豆新老品种主要农艺性比较研究. 王文斌,孙贵荒. 2001

[5]吉林省不同生育期组大豆品种间农艺性状的比较分析. 蔡春,马铃铃,安明哲,姚丽颖,孟凡凡,范旭红,张云峰,孙星邈,王明亮,王曙明,郑宇宏. 2018

[6]高纬寒地直播和插秧栽培方式对黑粳10号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商全玉. 2018

[7]高纬寒地直播和插秧栽培方式对黑粳10号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商全玉. 2018

[8]黔豆08002农艺性状与产量相关性分析. 黄建斌,陈佳琴,朱星陶,杨春杰. 2017

[9]广西大化县玉米间套种大豆新品种试验研究. 韦玉坚,韦春琴,韩烨君,刘永贤. 2013

[10]不同密度和栽培方式对大豆品种黑河5O产量及相关农艺性状的影响. 谭娟,吕晓丽,蔡鑫鑫,王舒. 2013

[11]大豆在遗传改良过程中某些农艺性状演化的研究进展. 郑洪兵,刘武仁,郑金玉,罗洋,李伟堂,徐克章,陆静梅. 2008

[12]掐尖对大豆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王囡囡,于忠和,宋英博,朱宝国,刘忠堂,陈庆山,胡国华,孟庆英. 2010

[13]贵州间作大豆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关联度. 谭春燕,朱星陶,陈佳琴,杨春杰,龚丽娜. 2014

[14]播种时期对大豆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罗瑞萍,赵志刚,姬月梅,郝吉兵,孙文平. 2011

[15]不同耕作模式对大豆农艺性状、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邵珊珊,石绍河,陈维元,付亚书,姜世波,曲梦楠,陈琦. 2018

[16]碳能复合益生菌对辽豆15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孙旭刚,王昌陵. 2019

[17]山西早熟夏大豆种植密度研究. 任小俊,刘小荣,吕新芸,马俊奎. 2019

[18]山西省大豆多点试验品系农艺性状分析. 李方舟,张海生,王军,杨婷婷,古晓红,李广信,刘晋联. 2019

[19]6个大豆品系在不同生态区的综合表现研究. 谢飒英,朱倩,贾琛,史俊东,姜南. 2019

[20]不同氮水平下夏玉米夏大豆间作对其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孔玮琳,薛燕慧,李进,李冬,梅沛沛,夏海勇.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