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紫芽”茶树新品系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吴华玲

作者: 吴华玲;乔小燕;李家贤;陈栋;何玉媚;黄华林;刘军;关美玲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茶树;红紫芽;生物学性状;花青素

期刊名称: 热带作物学报

ISSN: 1000-2561

年卷期: 2011 年 32 卷 06 期

页码: 1009-1015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对全年芽叶都呈红紫色的10个新选育的茶树品系进行系统的生物学性状调查和生化组分分析。结果表明:新品系属乔木或小乔木型,生长势强;芽叶红紫色的深浅与花青素的含量呈正相关;除丹凤和红叶4号芽叶色泽分别在春季和秋季最深外,其他红紫芽品系芽叶的红紫色都在夏季最深,说明"红紫芽"茶树芽叶的色泽及其花青素含量同时受外界环境和遗传因子的控制。

分类号: S571.1

  • 相关文献

[1]11个红紫芽茶树新品系的芽叶特性和生化成分研究. 吴华玲,何玉媚,李家贤,陈栋,黄华林,乔小燕,刘军. 2012

[2]茶树种质资源表型遗传多样性分析. 俞文生,倪佳成,陈慧,李浩宇. 2017

[3]高咖啡碱茶树品种生物学性状及生化品质特征研究. 李家贤,黄华林,何玉媚,晏嫦妤,卓敏. 2010

[4]茶叶花青素合成、调控及功能的研究进展. 庞丹丹,张芬,张亚真,韦康,王丽鸳,成浩. 2018

[5]茶树花青素形成分子机理的研究进展. 庞丹丹,韦康. 2021

[6]茶树CsAN1基因的表达、连锁定位及其与新梢颜色的关系研究. 王留彬,周斌,彭敏,叶竹,谭礼强,王丽鸳,成浩,唐茜. 2019

[7]10个红紫芽新品系初步筛选鉴定. 游小妹,钟秋生,陈志辉,林郑和,单睿阳,陈常颂. 2016

[8]不同颜色地膜覆盖栽培对朝天椒生物学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赖卫,杨红,刘崇政,凃祥敏. 2014

[9]吉林省湿润冷凉区玉米不同播种量对生物学性状、产量及产值的影响. 方向前,杨粉团,李忠芹,柴寿江,孟祥盟,谭国波,赵洪祥,张丽华,李伟堂,于雷,刘春光,边少锋. 2009

[10]变温处理杂交辣椒种子对其植株生物学性状及果实发育的影响. 吴克顺,陈修斌,傅华. 2009

[11]天蚕(A.yamamai)与美洲野蚕(A.polyphemus)远缘杂交后代的生物学性状简报. 朱有敏,董绪国. 2002

[12]4种黔产迷迭香生物学性状和精油成分的比较研究. 于二汝,王少铭,魏忠芬,罗莉斯,李德文. 2017

[13]两个引进樱桃新品种的生物学性状评价(英文). 金方伦,黎明,韩成敏,张发维,敖学熙. 2015

[14]13个引进砂梨品种生物学性状评价. 金方伦,向青云,韩成敏,罗会贤. 2009

[15]不同硫水平对紫花苜蓿产量及生物学性状的影响. 安丹丹,王慧军,刘忠宽,陶佩君. 2007

[16]等离子体处理对无壳南瓜种子生物学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方向前,赵洪祥,曹文明,孟祥盟,张丽华,谭国波,闫卫平,边少锋,李德陆,柴寿江,李忠芹,邱义图,郑军虎,郑在环,于晶. 2009

[17]論豆科綠肥根瘤菌剂的施用技术. 李惠珍. 1965

[18]低温处理时间对郁金香生物学性状及种球繁殖的影响. 张艳秋,邢桂梅,崔玥晗,代勇,杨迪,屈连伟. 2019

[19]等离子体处理水稻种子效果研究. 邱义图,方向前,郑在环,贾振宇,高德全,于晶,郝世明,李忠芹,张洪波. 2013

[20]两个桃品种的生物学性状比较栽培试验(英文). 金方伦,张发维,敖学熙,黎明.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