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磷处理对污染土壤中有效态铅及磷迁移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陈世宝

作者: 陈世宝;朱永官;马义兵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磷修复剂;有效态铅;有效磷;全磷;土柱实验

期刊名称: 环境科学学报

ISSN: 0253-2468

年卷期: 2006 年 26 卷 07 期

页码: 1140-114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研究不同含磷化合物对污染土壤中铅有效性的影响及其在土壤剖面中的迁移状况,对3种不同性质的含磷化合物按含量为2500、5000mg·kg-1进行了土柱试验.结果表明,对铅污染土壤施入磷酸氢钙(SSP)、磷矿粉(PR)及羟基磷灰石(HA)能显著降低土壤表层CaCl2(0·01mol·L-1)提取态铅的含量,且有效铅的含量随磷施入含量的增加而显著降低.在施磷270d后,施入含量为5000mg·kg-1的磷酸氢钙(SSP5)、磷矿粉(PR5)及羟基磷灰石(HA5)处理土壤有效铅的含量分别比对照降低了86.6%、81.1%和89.7%.对不同深度土壤有效磷和全磷含量分析表明,土壤中施入不同溶解性质的磷显著增加了土壤表层(0~10cm)的有效磷(Olsen-p)及全磷的含量,土壤中有效磷及全磷的含量随着土柱深度的增加而显著降低.除了SSP5处理外,上述不同磷处理对于大于50cm深度的土壤中的有效磷和全磷变化没有显著影响,而所有处理对于大于70cm深度的土壤中有效磷和全磷含量没有显著影响.这表明在铅污染土壤中施入不同性质的磷能显著降低土壤中CaCl2(0.01mo·lL-1)提取态铅的含量,而土壤中施入的磷在土壤垂直剖面的迁移却很少,即使是易溶性的磷酸氢钙(SSP)也不会造成大于70cm深度的土壤剖面中磷含量的显著性差异,其原因可能与土壤胶体对磷的强力吸附有关.

分类号: X53

  • 相关文献

[1]生物炭对水稻土Olsen-P的影响. 巢军委,王建国,戴敏,沈明星,陆长婴. 2015

[2]基于长期施肥下潮土磷素演变及农学阈值的研究. 魏猛,张爱君,李洪民,唐忠厚,陈晓光. 2018

[3]河西走廊盐渍土不同种植年限苜蓿根际磷含量变异特征. 高文星,张莉丽,任伟,马斌,周志宇. 2008

[4]基于长期施肥下潮土磷素演变及农学阈值的研究. 魏猛,张爱君,李洪民,唐忠厚,陈晓光. 2018

[5]长期不同施肥紫色水稻土磷的盈亏及有效性. 陈庆瑞,郭松,陈琨,秦鱼生,涂仕华. 2018

[6]长期施肥下红壤性水稻土有效磷的演变特征及对磷平衡的响应. 黄晶,张杨珠,徐明岗,高菊生. 2016

[7]长期施肥下干旱区灰漠土磷的平衡与活化特征. 王西和,刘骅,冯固,杨金钰,王彦平,黄建. 2023

[8]长期定位施肥对山东潮土有效磷及磷库演变规律的影响. 仲子文,孙翠平,张英鹏,孙明,井永苹,罗加法,薄录吉,李彦. 2017

[9]长期不同施肥对南方黄泥田磷库及其形态的影响. 林诚,王飞,何春梅,李清华,李昱,林新坚. 2014

[10]土壤中有效态铅和镉的测定. 刘铭,刘凤枝,刘保峰. 2007

[11]添加生物质炭对猪场废水灌溉土壤养分状况及铅有效性的影响. 王月清,赵京,黄玉茹,高青,孙向辉,蔡寒玉,崔世慧,杜臻杰. 2021

[12]钾肥对土壤-辣椒体系中铅生物有效性的影响. 王艳红,李盟军,艾绍英,杨少海,姚建武. 2009

[13]保护性耕作对黄土高原塬区作物轮作系统磷动态的影响. 郑丽娜,王先之,沈禹颖. 2011

[14]不同草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有机碳、全氮和全磷的影响. 李亚娟,曹广民,龙瑞军. 2012

[15]贺兰山西坡不同海拔梯度上土壤-植物系统磷相关性的研究. 王斌,周志宇,张冈. 2009

[16]西瓜育苗过程中基质根际酶活性的变化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英文). 薛婷婷,王继华,孙晓红. 2015

[17]海南岛西部不同林龄橡胶林土壤养分特征. 吴志祥,谢贵水,杨川,周兆德,陈帮乾. 2011

[18]2种消解土壤中全磷的前处理方法比较. 陶海霞. 2020

[19]甘南州高寒草地土壤氮磷空间分布特征. 张瑶瑶,冷若琳,崔霞,宋清洁,胥刚. 2018

[20]叶面肥中磷含量测定方法的比较研究. 韩丙军,何秀芬,张月,覃新导,刘胜辉,彭黎旭.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