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肥和秸秆覆盖对成都平原区农田氮和磷流失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宏

作者: 王宏;姚莉;张奇;林超文;刘海涛;罗付香;王谢;杨璇;翟丽梅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成都平原;湿沉降;地表径流;养分流失;面源污染

期刊名称: 环境科学

ISSN: 0250-3301

年卷期: 2023 年 44 卷 002 期

页码: 868-877

收录情况: EI ;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近年来由于氮、磷肥料过量施用造成了严重的污染问题和富营养化现象,而且这种污染问题在稻田区域更加明显.因此,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通过对2018年和2019年田间实地监测,在自然降雨条件下,对成都平原区不同施肥量以及秸秆覆盖对湿沉降和地表径流氮和磷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湿沉降氮养分主要以铵态氮存在,磷养分主要以可溶性总磷存在,氮和磷沉降主要发生在6~8月这3个月.地表径流量与降雨量呈正比,而地表径流氮养分浓度与降雨量呈反比.在2018年和2019年,增氮处理TR3总氮流失量分别为4.75kg·hm-2和2.68 kg·hm-2,比常规处理TR1流失量增加26.73%和43.32%,是流失量最高的处理;减氮处理TR4总氮流失量分别为2.91 kg·hm-2和1.37 kg·hm-2,比常规处理TR1流失量降低了36.33%和26.74%,是流失量最小的处理.优化施肥处理TR2和减氮处理TR4能够有效降低地表径流磷素的流失,集中高强度降雨会降低地表径流总磷中颗粒态磷的含量.氮养分的流失主要集中于7~9月这3个月,而磷养分的流失主要集中在7月之前.因此,成都平原区,通过在施肥初期和雨季使用平衡施肥和减肥措施控制氮和磷的流失,能够有效地降低成都平原地区农田面源污染现象.

分类号: X52

  • 相关文献

[1]不同农作措施对黄绵土坡耕地地表径流养分流失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罗照霞,杨志奇,马忠明,杨虎德. 2015

[2]施肥技术对土壤养分流失和烤烟产质量的影响. 向金友,程智敏,左娟,黄胜,张吉亚. 2014

[3]三峡库区橘园种植绿肥对土壤养分流失的影响. 栾好安,王晓雨,韩上,吴述勇,范凌云,李小坤,鲁剑巍,曹卫东,耿明建. 2016

[4]保护性耕作措施对陡坡地养分流失的影响. 陈静蕊,刘佳,王惠明,熊鸿飞,刘晖,徐昌旭,秦文婧. 2018

[5]不同覆盖措施对鄂西土地整治区养分流失的影响. 徐大兵,邓建强,上官力,覃永生,佀国涵,袁家富,赵书军,王瑞. 2016

[6]施肥与耕作对红壤坡地养分流失的影响. 王云,徐昌旭,汪怀建,谢志坚. 2011

[7]有机肥-无机肥不同配施比例对水稻产量和农田养分流失的影响. 刘红江,陈虞雯,孙国峰,陈留根,郑建初. 2017

[8]土壤通气对干草地水文和养分通量的影响. 李前. 2022

[9]农田养分流失及水生植物吸收再利用研究进展. 盛婧,王子臣,朱普平,陈留根,郑建初. 2016

[10]三峡库区坡耕地免耕秸秆覆盖下氮磷流失特征. 李刚浩,夏颖,黄敏,范先鹏,吴茂前,程子珍,夏淑洁. 2023

[11]雨强及播栽方式对太湖地区麦田径流氮磷流失的影响. 严磊,吴田乡,赵素雅,薛利红,侯朋福,徐德福,杨林章. 2022

[12]吉林省中部农田生态系统降雨湿沉降氮特征. 彭畅,牛红红,李强,朱平,张玉龙. 2015

[13]鄂西北丹江口库区大气氮沉降. 刘冬碧,张小勇,巴瑞先,刘毅,范先鹏,张富林,熊桂云. 2015

[14]我国雷州半岛典型农田大气氮沉降. 骆晓声,石伟琦,鲁丽,刘学军,莫亿伟,邓峰. 2014

[15]闽北果园生态系统大气氮湿沉降研究. 刘尔平,刘桂生,雷俊杰. 2012

[16]山西北部农村区域大气活性氮沉降特征. 刘平,刘学军,骆晓声,吴庆华,刘恩科,韩彦龙,李丽君,白光洁,武文丽. 2016

[17]四川盆地不同农作监测点氮磷湿沉降特征. 王宏,姚莉,张奇,林超文,刘海涛,陈红琳,翟丽梅. 2024

[18]祁连山青海云杉林内穿透雨中微量元素变化特征. 赵天雪,臧飞,李娜,杨建红,杨晓高,赵传燕. 2021

[19]山西省太原市旱作农区大气活性氮干湿沉降年度变化特征. 刘平,刘学军,刘恩科,韩彦龙,李丽君,白光洁,许稳,吕薇,张强. 2017

[20]华北平原大气氮素沉降的时空变异. 张颖,刘学军,张福锁,巨晓棠,邹国元,胡克林.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