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芽过程中大豆活性物质、抗营养因子及抗氧化活性变化的综述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高春霞
作者: 高春霞;王凤忠;袁莉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大豆;萌芽;生物活性物质;抗营养因子;抗氧化活性
期刊名称: 核农学报
ISSN: 1000-8551
年卷期: 2019 年 5 期
页码: 962-968
摘要: 大豆是一种优质的蛋白质资源.大豆种子发芽过程中大豆多肽、大豆异黄酮、大豆皂苷、γ-氨基丁酸及维生素C等活性物质含量增加,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剂、血球凝集素、脂肪氧化酶和植酸等抗营养因子含量下降.随着发芽时间的延长,大豆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铁还原力等抗氧化能力增强.因此,发芽可作为提高大豆及其制品的营养价值、消化性、适口性及生物利用性的重要手段.本文对发芽期间大豆中生物活性物质、抗营养因子及抗氧化活性的变化进行综述,并展望了发芽大豆的综合性应用,以期明确大豆发芽过程中各活性物质变化规律,为发芽大豆在食品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分类号: S565.1
- 相关文献
[1]萌芽对大豆中营养及抗营养因子的影响研究. 罗旭,方芳,王凤忠. 2016
[2]水杨酸处理对山楂生物活性物质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胡丽娜,陈大磊,刘慧,吕真真,杨文博,焦中高. 2018
[3]不同软枣猕猴桃品种果实生物活性物质含量及抗氧化活性比较分析. 温锦丽,何艳丽,曹炜玉,王月,孙博位,路文鹏. 2024
[4]大豆萌芽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方芳,王艳,王东晖,王凤忠. 2018
[5]4种中国大豆萌芽过程活性物质及抗氧化能力变化规律. 罗旭,方芳,李倩倩,许腾,王艳,王凤忠. 2018
[6]膨化对大豆抗营养因子的影响. 徐奇友,许红. 2006
[7]大豆中营养因子和抗营养因子研究进展. 徐奇友,许红,马建章. 2006
[8]大豆和膨化大豆主要抗营养因子分析. 姚怡莎,谷旭,商方方,邱静,李军国,李俊. 2016
[9]大豆中抗营养因子及其去除方法概述. 周红蕾,李春玲,王贵平,侯加法. 2006
[10]大豆加工产品在食品工业中的角色. 孙君明,丁安林. 1999
[11]蛹虫草发酵大豆菌质主要成分及抗氧化活性. 朱蕴兰,陈宏伟,陈安徽,王陶,邵颖,张城,石桥锋,殷云杰,俞杰. 2018
[12]贵州葡萄破眠技术初步研究. 杨仕品,乔荣,钟霈霖. 2013
[13]不同培养条件对火龙果种子萌芽的影响. 申世辉,彭志军,谢璞,王松松,马玉华. 2014
[14]引进甘蔗品种在不同气候条件下萌芽出苗表现. 何红,朱秋珍,王维赞,梁阗,谢金兰,刘晓燕. 2010
[15]萌芽对芝麻品质及芝麻酱风味的影响. 张丽霞,芦鑫,宋国辉,黄纪念,王静博. 2016
[16]上海地区抑制栽培对巨峰葡萄生长与开花的影响. 施春晖,常永义,张朝轩,骆军,杨天仪. 2010
[17]马铃薯脱毒微型种薯打破休眠的研究. 居玉玲,古瑜,王炳君,蒋蕾,罗智敏,李戍彤,魏众济. 2001
[18]油桃休眠和萌芽过程中根的作用研究初探. 闫田力,黄品湖,雷海清. 2007
[19]单氰胺在日光温室蓝莓应用试验研究. 王兴东,魏永祥,刘成,魏鑫,杨玉春,孙斌,陶承光. 2013
[20]土壤水分对甘蔗萌芽出苗的影响. 谢金兰,罗亚伟,梁阗,朱秋珍,王维赞,刘晓燕.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低压电场辅助冷藏对鲜香菇保鲜效果的影响
作者:郭敬泽;梁杰;曹美琳;范伟;李龙;王凤忠;侯华铭;陈益胜
关键词:鲜香菇;劣变;低压电场(LVEF);冷藏保鲜;贮藏品质
-
超声波辅助酶法提取益智仁多糖的工艺优化及其抗炎活性
作者:何荧珠;白亚娟;马泽;沈禾婧;范蓓;谢梦洲;王凤忠
关键词:益智仁多糖;超声波辅助-纤维素酶法提取;肠炎斑马鱼模型;抗氧化活性;抗炎活性
-
日本保健功能食品健康声称监管体系研究及启示
作者:崔竞雯;王丹阳;范蓓;刘新民;王凤忠;卢聪
关键词:日本;保健功能食品;健康声称;管理制度
-
基于线虫模型的流苏石斛和鼓槌石斛神经保护作用研究
作者:刘鹏飞;陈程;王凤忠;刘佳妮;杨洋;王琼;何汶璐;孙晶;邹翔;范蓓
关键词:鼓槌石斛;流苏石斛;α-突触核蛋白;神经保护
-
胡椒提取物改善慢性束缚应激小鼠抑郁样行为的潜在机制研究
作者:贯东艳;张米佳;侯志颍;王佳音;于佳玮;范蓓;谢辉;段宙位;白亚娟;吴宏红;王凤忠;王琼
关键词:胡椒;抑郁症;神经保护;网络药理学
-
豆豉挥发性风味研究进展
作者:张凤霞;殷丽君;贾鑫;高雅鑫;胡淼;文伟;李淑英;王凤忠
关键词:发酵豆制品;豆豉;微生物多样性;挥发性风味;形成机制
-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实验验证探究酸枣仁复方治疗抑郁症的作用机制
作者:郑涵文;刘昕玥;赵海燕;王佳音;罗福龙;范蓓;Alberto Carlos Pires Dias;王凤忠;王琼
关键词:网络药理学;酸枣仁复方;抑郁症;炎症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