蒺藜苜蓿MtFVE基因功能初步解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瑞良

作者: 王瑞良;张鹏程;牛丽芳;朱昊;李学森;王兴春;林浩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蒺藜苜蓿;MtFVE;FVE-FLD-HDA6

期刊名称: 生物技术进展

ISSN: 2095-2341

年卷期: 2019 年 2 期

页码: 152-160

摘要: 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中自主通路成员FLOWERING LOCUS VE(FVE)主要通过表观遗传学机制抑制其下游开花抑制子FLOWERING LOCUS C(FLC)的表达从而促进开花,但有研究发现蒺藜苜蓿(Medicago truncatula)中没有FLC的同源基因,因此,蒺藜苜蓿中FVE同源基因调控开花时间的分子作用机理还有待研究.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在蒺藜苜蓿中筛选到2个拟南芥FVE的同源蛋白,将其分别命名为MtFVEa和MtFVEb.经氨基酸序列比对发现,2个蛋白均具有典型的WD40蛋白结合结构域.随后通过qRT-PCR和半定量RT-PCR检测MtFVEa和MtFVEb基因组织表达特异性,发现2个基因在花和营养生长期的茎尖具有较高水平的表达.经酵母双杂实验进一步分析发现,MtFVEa蛋白与MtFLD [拟南芥FLOWERING LOCUS D(FLD)的同源蛋白]和MtHDA6 [拟南芥histone deacetylase 6(HDA6)的同源蛋白]均发生蛋白互作,表明MtFVE可能同样形成FVE-FLD-HDA6三元复合体参与蒺藜苜蓿开花调控.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索蒺藜苜蓿MtFVE基因的功能提供了研究思路和理论支持.

分类号: Q943.2

  • 相关文献

[1]蒺藜苜蓿花器官特异基因的表达分析. 马利超,王彦荣,刘志鹏. 2012

[2]蒺藜苜蓿、天蓝苜蓿、金花菜基因组SNP穿梭标记开发. 任海龙,魏臻武,陈祥. 2017

[3]蒺藜苜蓿EMS诱变突变体库的构建及突变体表型的分析. 陈天龙,王彦荣,王宇,张吉宇,刘志鹏. 2015

[4]蒺藜苜蓿LEA基因家族全基因组分析. 刘志敏,刘文献,贾喜涛,张正社,王彦荣. 2015

[5]蒺藜苜蓿遗传转化体系研究进展. 王宇,刘文献,马利超,王彦荣,刘志鹏. 2014

[6]蒺藜苜蓿LBD转录因子基因家族全基因组分析. 贾喜涛,刘文献,谢文刚,刘志鹏,刘志敏,王彦荣. 2014

[7]基于CRISPR/Cas9系统的蒺藜苜蓿高效基因组编辑载体构建. 周嫦嫦,张海玲,李佶恺,尚晨,朱瑞芬,刘慧莹,付春祥,申忠宝. 2021

[8]蒺藜苜蓿叶绿素酸酯a加氧酶(MtCAO)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分析. 刘文文,崔会婷,尉春雪,龙瑞才,康俊梅,杨青川,王珍. 2020

[9]蒺藜苜蓿糖基转移酶基因SMALL AND EMERALD1的克隆和功能研究. 孙志康,王娜,孟颖颖,林浩,牛丽芳. 2021

[10]蒺藜苜蓿全基因组中WRKY转录因子的鉴定与分析. 宋辉,南志标. 2014

[11]蒺藜苜蓿E3泛素连接酶U-box基因克隆及表达分析. 邵麟惠,郑兴卫,李聪. 2016

[12]蒺藜苜蓿WRKY转录因子密码子使用偏好性分析. 宋辉,王鹏飞,马登超,夏晗,赵传志,张烨,赵术珍. 2015

[13]蒺藜苜蓿DGAT1基因的克隆和功能鉴定. 徐荣华,崔涛,王建才,苗永美,钱立生,胡庆森. 2016

[14]蒺藜苜蓿miR167c调控生长和花器官发育的功能验证. 张立霞,李霄,许蕾,旦真措,刘亚娇,苏德毕力格,丛丽丽,杨青川,龙瑞才. 2023

[15]蒺藜苜蓿株高控制基因COSTIN的克隆及功能研究. 李辉,殷鹏程,祝步拓,林浩,刘志强,裴雁曦,牛丽芳. 2018

[16]离心对蒺藜苜蓿花药愈伤组织生长和分化的影响. 谷文英,祈新梅,蒋晓云,魏臻武,高洪文. 2011

[17]蒺藜苜蓿全基因组中U-box基因家族的筛选与特征分析. 郑兴卫,邵麟惠,李聪. 2015

[18]蒺藜苜蓿MtbHLH148转录因子的克隆与转化及其功能分析. 王菊萍,王珍,张铁军,龙瑞才,杨青川,康俊梅. 2019

[19]蒺藜苜蓿赤霉素氧化酶基因MtGA20ox的功能解析. 马青霞,殷鹏程,林浩,金竹萍,王欢庆,杨江平,裴雁曦,牛丽芳. 2019

[20]蒺藜苜蓿小孢子不同发育时期花蕾形态与花药脱分化能力的研究. 谷文英,祈新梅,庞巧遇,魏臻武,高洪文.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