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豆绿肥利用方式对紫色土氮素矿化和硝化特征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阳

作者: 刘阳;习向银;袁尚鹏;袁秀梅;王秀斌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蚕豆绿肥;氮素;矿化作用;硝化作用;紫色土

期刊名称: 中国土壤与肥料

ISSN: 1673-6257

年卷期: 2019 年 2 期

页码: 30-37

摘要: 豆科绿肥对紫色土土壤氮素转化具有重要影响,而氮素矿化和硝化是决定土壤有效氮含量多少的重要环节.本文选取川、渝两地常见的蚕豆作为绿肥材料,分别以0.6 g/100 g、1.8 g/100 g和3.0 g/100 g(豆科绿肥干重/风干土重量)进行绿肥翻压(FY)和绿肥覆盖(FG),通过室内恒温好气培养法来研究蚕豆绿肥对紫色土氮素矿化和硝化特征的影响,测定了不同绿肥利用下的土壤铵态氮、硝态氮、全氮、有机质含量和氨氧化潜势及硝化强度,并计算土壤氮素矿化量和硝化率.结果表明,与不施绿肥对照相比,绿肥翻压和覆盖下土壤净氮矿化量和硝化率均明显提高,且在一定范围内有随绿肥施用量增加而增加的趋势.其中,FY1.8处理土壤净氮矿化量最高达304.21 mg/kg,与CK相比增加了302.70 mg/kg.土壤氮素最终硝化率达到了91.04%~96.80%,表现为FG3.0最高,FY3.0次之,FG0.6最低.中高量绿肥覆盖或翻压均显著提高了土壤全氮和有机质含量、土壤氨氧化潜势和土壤硝化强度;在相同绿肥用量下,绿肥翻压处理显著高于绿肥覆盖处理(P<0.05).相关分析表明,土壤净氮矿化量与铵态氮、全氮和有机质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硝态氮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土壤的硝化率、土壤氨氧化潜势和土壤硝化强度与土壤pH值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综上,蚕豆绿肥覆盖或翻压是提高紫色土土壤供氮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其效应因利用方式和施用量不同而异.

分类号: S142`S158

  • 相关文献

[1]新疆盐渍化土壤氮素矿化和硝化作用特征. 徐万里,刘骅,张云舒. 2007

[2]蚯蚓粪对海南甘蔗园砖红壤氮素矿化和硝化的影响. 单颖,赵凤亮,邹刚华,李玮,何振立,Adel MRAAbdelaziz. 2017

[3]4种熏蒸剂对土壤氮素转化的影响. 王秋霞,郭美霞,郭章碧,曹坳程. 2010

[4]氯化苦熏蒸处理对土壤氮矿化和硝化作用的影响. 王秋霞,郭美霞,王方艳,尊坳程. 2010

[5]灰漠土长期试验地氮素矿化和硝化作用的特征. 张云舒,刘骅,王西和,徐万里. 2008

[6]紫色土壤施氮对棉花产量品质的效应. 杨晓,张相琼,唐时嘉,张建辉,罗有芳,曹建忠. 2001

[7]中性紫色土施氮对小麦氮素吸收利用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易时来,何绍兰,邓烈,谢让金,石孝均. 2006

[8]不同肥力水平大棚土壤氮素转化的研究. 刘利军,闫双堆,杜慧平,李伟林. 2009

[9]尿素与有机肥配施对棕红壤氮素转化的影响. 石博文,赖欣,李洁,田秀平,张贵龙. 2017

[10]生物炭对土壤有机碳矿化的激发效应及其机理研究进展. 陈颖,刘玉学,陈重军,吕豪豪,汪玉瑛,何莉莉,杨生茂. 2018

[11]不同培养温度下长期施肥水稻土的有机碳矿化特征. 林杉,陈涛,赵劲松,向荣彪,胡荣桂,张水清,王米兰,吕昭琪. 2014

[12]毒死蜱降解菌及其降解机理研究进展. 武春媛,陈楠,李勤奋,黄星. 2011

[13]水旱共作体系中生物耕作对菜田土壤矿化菌数量及矿化强度的影响. 郑宪清,张翰林,李双喜,宋科,张娟琴,陈新兵,吕卫光,陶晓斌. 2016

[14]长期施肥对褐土有机碳矿化的影响. 王兴凯,徐明岗,王小利,周怀平. 2019

[15]降雨量和氮素对黑土区春玉米产量的影响. 赵京考,卢静,谷思玉,龚振平,温延臣. 2011

[16]Ca2+与Mg2+对SBR运行效果和活性污泥性能的影响. 张兰河,张宇,王旭明,张海丰,贾艳萍. 2014

[17]尿素氮形态转化对腐殖酸的响应. 隽英华,陈利军,武志杰,汪仁. 2011

[18]生物硝化抑制剂(BNI)在提高农业生产系统中氮利用率方面的研究进展. 王莉,Saman BOWATTE,侯扶江. 2020

[19]除草剂对氮转化影响的微生物学机理研究进展. 张晶,邹悦,王亚萨,张玉树,丁洪,郑祥洲. 2017

[20]亚铁作用下湿地基质对水中氮素和COD去除效应研究. 孙晓军,张燕,刘雪兰,伏春燕,吴家强,李新华,董红云,阎百兴.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