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树育种40年回顾与展望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邓秀新

作者: 邓秀新;王力荣;李绍华;张绍铃;张志宏;丛佩华;易干军;陈学森;陈厚彬;钟彩虹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果树;遗传改良;品种;生物技术;组学

期刊名称: 果树学报

ISSN: 1009-9980

年卷期: 2019 年 4 期

页码: 514-520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果树遗传改良与品种选育研究取得长足进展.据不完全统计,主要的11种果树选育了1 968个品种(含砧木),有力支撑了我国果树产业的快速发展,为我国果树实现鲜果供应期延长、品质提升、栽培模式改变提供了保障.细胞工程技术广泛应用于果树遗传改良,分子标记开始在育种中应用,提高了育种效率.我国果树基因组学研究发展迅速,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培育多样化品种满足不同用途和不同人群的需求,以及培育抗性好、适合省力化栽培的品种将是未来果树品种发展的方向.

分类号: S66

  • 相关文献

[1]生物技术在巴西橡胶树遗传改良中的应用综述. 田郎. 2010

[2]2023年小麦新基因挖掘和遗传改良新技术研究回眸. 叶兴国,林志珊,王轲,唐华丽,韩志阳. 2024

[3]CRISPR/Cas基因组编辑技术在果树育种中的应用. 倪海枝,王引,王平,程玉芳,颜帮国,陈方永. 2023

[4]浅谈生物技术在果树种植上的应用. 孙斌. 2016

[5]生物技术在果树研究中的应用. 张晓玉,杨丽芳,胡忠惠,李树海,赵宪争. 2008

[6]生物技术在果树上应用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 芦宁超,张冰冰. 2008

[7]山东省小麦品种品质状况分析. 黄承彦,迟斌,曲辉英,吕建华,管延安,楚秀生,隋新霞,李根英. 2004

[8]我国鲤鱼遗传改良研究概况. 朱健,王建新,龚永生,郁桐炳. 2000

[9]1978-2007年河南省棉花品种遗传改良成效研究Ⅲ.抗枯、黄萎病及农艺性状的改良. 唐中杰,李武,谢德意. 2011

[10]建国以来我国黄淮棉区棉花品种的遗传改良Ⅰ.产量及产量组分的改良. 孔繁玲,姜保功,张群远,杨付新,李如忠,刘永平,赵素兰,郭腾龙. 2000

[11]小麦品质及其遗传改良研究的现状. 刘新月. 1995

[12]1978-2007年河南省棉花品种遗传改良成效研究Ⅰ.产量性状的改良. 唐中杰,李武,谢德意. 2010

[13]1978-2007年河南省棉花品种遗传改良成效研究Ⅱ.纤维品质的改良. 唐中杰,李武,谢德意. 2011

[14]国外肉牛生产的特点及发展趋势概述. 胡成华,张国良. 1997

[15]常规育种与生物技术相结合培育优良农作物新品种. 冬梅,魏迎春,王菊花. 2003

[16]中国马铃薯育种对策浅见. 隋启君. 2001

[17]生物技术在牦牛高效生产中的应用. 平措占堆,朱彦宾,巴桑旺堆,田波,旦久罗布,旺久,贡嘎桑布,何世丞,次仁卓玛,尼玛. 2017

[18]我国棉花的演进与种质资源. 魏晓文. 2002

[19]我国肉兔育种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 陈岩锋,孙世坤,陈冬金,谢喜平,桑雷. 2015

[20]我国新育成的核果类,浆果类果树抗寒育种. 王中英,童德中. 199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