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地区夏玉米滴灌施肥的肥料效应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格

作者: 李格;白由路;杨俐苹;卢艳丽;王磊;张静静;张银杰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夏玉米;滴灌施肥;肥料利用率;作物产量;干物质积累量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科学

ISSN: 0578-1752

年卷期: 2019 年 11 期

页码: 1930-1941

摘要: [目的]通过研究华北地区中低产土壤条件下不同氮、磷、钾肥施用量在滴灌夏玉米上的肥料效应,从而优化滴灌施肥系统,为夏玉米高效滴灌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推进水肥一体化技术.[方法]通过两年田间试验,以郑单958为供试品种,滴灌带设置为一管带两行,氮磷钾分别设4个处理,其中氮肥处理为0、144、180、216kg·hm-2(记为N0、N1、N2、N3),磷肥处理为0、72、90、108 kg·hm-2(记为P0、P1、P2、P3),钾肥处理为0、72、90、108 kg·hm-2(记为K0、K1、K2、K3),氮磷钾肥料分4次滴施,以研究不同处理对夏玉米产量及不同生育时期干物质积累的影响,分析不同处理下肥料的利用率.[结果](1)华北地区中低产田条件下夏玉米产量随施氮磷肥的用量呈抛物线性变化,当施氮量为180 kg·hm-2,施磷量为90 kg·hm-2时,作物产量最高;当氮磷肥施用量超过最高产量施肥量时,作物产量随施氮磷用量的提高呈下降趋势,但氮肥处理的下降程度差异不显著,而磷肥施用量超过90 kg·hm-2时,作物产量随施磷量的提高显著下降(P<0.05);在本处理中,夏玉米产量随施钾量的提高,均呈增加趋势.(2)不同施肥处理对夏玉米生育前期干物质积累几乎没有影响,在灌浆期与收获期时干物质积累与施氮量、施磷量均呈抛物线性变化,变化趋势与产量基本相同.(3)不同处理的氮磷钾肥利用率不同,分别为33.39%-58.44%、14.15%-28.88%、54.70%-65.75%,当夏玉米产量最高时的氮、磷、钾肥利用率两年平均为51.21%、28.88%、65.75%;在最高产量条件下,氮、磷、钾肥的平均农学效率分别为8.08、11.41和8.83 kg·kg-1;偏生产力分别为59.88、119.75和100.65 kg·kg-1.[结论]在华北地区中低产土壤滴灌施肥条件下,最适宜的氮磷施用量分别为180 kg·hm-2和90 kg·hm-2,当施氮量超过180 kg·hm-2、施磷量超过90 kg·hm-2时,夏玉米产量会出现下降,但随施钾量的提高,产量有增加的趋势.滴灌施肥可获得较高的氮磷钾肥利用率,分别为51.21%和28.88%和65.75%.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不同夏玉米品种产量和氮肥利用的水氮调控效应. 张美微,刘京宝,李川,黄璐,张盼盼,李萍,牛军,郭国俊,陈京仑,宇婷,乔江方. 2020

[2]种植密度和施氮量耦合对夏玉米干物质积累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高逖,李春喜,周宝元,徐光武,马玮,赵明. 2017

[3]黄淮海区域30个夏玉米品种干物质积累和氮素转运特性. 张慧,赵红香,温立玉,王庆成,刘开昌,赵海军,李宗新. 2016

[4]滴灌施肥下水氮供应对夏玉米产量、硝态氮和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 宁东峰,秦安振,刘战东,张寄阳,刘占军,赵犇,肖俊夫. 2019

[5]夏玉米产量及茎秆抗倒伏性状对不同肥料滴灌配施的响应. 张经廷,陈青云,吕丽华,李谦,梁双波,贾秀领. 2015

[6]不同肥料滴灌配施夏玉米产量与氮磷钾吸收利用特性. 张经廷,吕丽华,张丽华,姚艳荣,董志强,贾秀领. 2017

[7]大豆-萝卜间作体系化学肥料减施增效效果研究. 杨波,张春雪,朱晓瑞,郑向群. 2019

[8]长期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对土壤氮素淋失风险的影响. 盖霞普,刘宏斌,翟丽梅,杨波,任天志,王洪媛,武淑霞,雷秋良. 2018

[9]不同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对作物产量及农田氮肥气态损失的影响. 李燕青,温延臣,林治安,赵秉强. 2019

[10]环渤海盐碱化潮土区夏玉米施肥效应及肥料利用率. 刘全凤,马茜,刘贞,杨慧民,王素敏,王俊霞,金会赏,杨振立. 2018

[11]不同种类氮肥对夏玉米产量、土壤养分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牟小翎,朱国梁,董浩,张雪飞,于淑慧,史桂芳,谭德水. 2020

[12]拔节期钾肥施用量对糯高粱物质生产及氮磷钾积累量的影响. 李青风,高杰,彭秋. 2019

[13]氮肥运筹对晚稻产量和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莫绍芬,蒋满英,莫云锦,陈辉云. 2007

[14]高产谷子品种高产机制. 琦明玉,张立媛,李红光,李志光,赵敏. 2019

[15]两个亚种间杂交稻新组合干物质积累及分配研究. 邓应德,周飞捷,邓晓娟,肖层林. 2011

[16]江苏淮北地区不同类型晚播稻茬小麦产量形成特点. 周羊梅,顾正中,王安邦. 2012

[17]内蒙古阴山北麓区不同土壤改良剂施用效果研究. 贾有余,任永峰,高宇,赵沛义,尹秀兰,李彬,蒙美丽. 2017

[18]吉林省半干旱区膜下滴灌施磷管理对玉米生长与产量及土壤磷素平衡的影响. 李前,侯云鹏,尹彩侠,孔丽丽,秦裕波,王蒙,徐晨,刘志全,王立春. 2019

[19]播期对藜麦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任永峰,梅丽,杨亚东,王志敏,赵沛义,高宇. 2018

[20]不同小麦品种生长发育及产量对光伏板遮荫的响应. 陈凤,郭明明,樊继伟,仝彩霞,李亮,李强,任立凯,浦汉春,孙中伟,王康君,张广旭,赵雪君,张峰.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