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H-1.5A型花生换向通风干燥机研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颜建春

作者: 颜建春;谢焕雄;魏海;吴惠昌;高景魁;徐弘博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农产品;干燥;机械化;花生;换向通风;余热回收

期刊名称: 农业工程学报

ISSN: 1002-6819

年卷期: 2019 年 10 期

页码: 9-18

摘要: 为了解自行研发的5H-1.5A型花生换向通风干燥机作业性能,该文介绍了研发设备总体结构、工作原理及烘干箱体、导风组件、换向通风机构、余热回收装置等关键部件,并开展了整机作业性能试验研究,对比了空载工况下有无导风组件时,介质空气穿过承料板后的风场分布特性,测得有导风组件时承料板上方10 cm处风速均在0.68~0.73 m/s范围内,水平方向介质空气通风均匀性显著提高.测试了双入风口并行通风干燥10 h和单入风口换向通风干燥38 h过程中床层物料温度变化及干燥终止含水率分布情况:0~10 h,底层物料温度快速升高,上层物料温度上升缓慢,物料层温差先快速增大后逐渐缩小;10 h后,上、中、下物料层温度呈类波浪式升落,波动幅度逐渐减小,物料层温度逐渐逼近设定干燥温度;干燥终止时,左、右2个干燥半区最大含水率差值分别为1.42%、1.74%,为左、右干燥区含水率总降幅的4.1%、5.1%,干燥均匀性良好.测试并评估了余热回收装置对整机加热贡献率、热效率、能耗成本等的影响:余热回收装置在换向通风阶段对干燥系统的加热贡献率约为61%,系统热效率提高至80%以上,批次干燥能耗成本降低48.7%.与传统固定床干燥设备相比,可节省能耗成本约64.7%,干燥不均匀度降低约82.6%.研究结果可为设备的改进熟化及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分类号: S226.6

  • 相关文献

[1]固定床上下换向通风小麦干燥模拟与工艺优化. 颜建春,谢焕雄,胡志超,魏海,游兆延,徐弘博. 2015

[2]我国花生机械化干燥生产现状与发展. 周巾英,罗晶,何家林,朱雪晶,冯健雄. 2019

[3]熟化枸杞子的加工工艺及功能特性. 胡云峰,陈君然,胡晗艳,李宁宁,阎瑞香. 2017

[4]微波技术在农产品加工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 黄纪民,李秉正,师德强,黄志民. 2020

[5]杏鲍菇转轮除湿热泵干燥系统结构设计及工艺参数优化. 王教领,宋卫东,金诚谦,丁天航,王明友,吴今姬,刘自畅. 2019

[6]箱式通风干燥机小麦干燥试验研究. 谢焕雄,王海鸥,胡志超,张会娟,颜建春,仇春婷. 2013

[7]小型干燥与低温保鲜两用热泵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孙健,李丽,李志春,盛金凤. 2017

[8]圣女果分段式变温变湿热风干燥特性. 王庆惠,李忠新,杨劲松,谢龙,张世湘,高振江. 2014

[9]热风、微波及其联合干燥对花生营养特性及感官品质的影响. 王童,杨慧,朱广成,王招招,谢永康,韩俊豪,翟辰璐,路风银. 2021

[10]收获时期及干燥方式对花生品质的影响. 王海鸥,胡志超,陈守江,扶庆权,张伟,王蓉蓉,谢焕雄. 2017

[11]福建省花生机械化生产问题与对策. 唐兆秀,陈树玉,林琼,徐日荣,陈湘瑜. 2015

[12]振动筛式花生收获机的设计与试验. 胡志超,陈有庆,王海鸥,张会娟,谢焕雄,田立佳. 2008

[13]淮河流域夏播花生规范化种植技术集成与示范. 汤丰收,臧秀旺,韩锁义,张俊,徐静. 2012

[14]国内花生机械化收获的现状与研究. 吕小莲,王海鸥,张会娟,胡志超. 2012

[15]辽宁花生田间生产技术机械化研究. 刘刚. 2023

[16]国内外花生收获机械化现状与发展. 胡志超,王海鸥,彭宝良,田立佳,计福来. 2006

[17]我国花生田间机械化生产技术路线. 胡志超,陈有庆,王海鸥,胡良龙. 2011

[18]我国花生机械化播种概况与发展思路. 顾峰玮,胡志超,田立佳,计福来,王海鸥. 2010

[19]江西省花生机械化生产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建议. 张志华,汪瑞清,吕丰娟,魏林根,袁展汽,林洪鑫,肖运萍. 2020

[20]基于联合收获机的花生适机栽培技术研究. 唐兆秀,陈圣银,陈湘瑜,陈树玉,徐日荣.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