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情母牛活动量影响因素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江静

作者: 刘江静;陈晓丽;田宏志;路永强;王栋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奶牛;返情;活动量;计步器

期刊名称: 畜牧兽医学报

ISSN: 0366-6964

年卷期: 2019 年 7 期

页码: 1405-1411

摘要: 旨在探究季节、胎次及返情时间对配种母牛活动量的影响,提高计步器对返情牛的检出率.本研究使用计步器监测了214头配种经产母牛的活动量变化及返情情况,并通过直肠检查对返情牛进行确认,对返情牛返情前、返情期活动量进行统计分析.统计分析发现,母牛配种后第一、二、三及四情期返情比例分别为48.7%、29.9%、16.2%、5.1%;配种母牛返情前、返情期活动量均随胎次增加、返情时间后移整体呈下降趋势,返情期持续时间也随妊娠期延长而逐渐降低,且返情期活动量在夏季显著降低(P<0.05).配种后第一、二情期是母牛养殖的重点,除综合考虑胎次、返情时间及季节等因素对活动量的影响外,阈值设定时还应特别注意返情期持续时间,以便科学地利用活动量参数进行母牛返情自动监测.

分类号: S823

  • 相关文献

[1]奶牛发情期活动量变化规律研究. 李蓝祁,刘江静,陈晓丽,李欣,路永强,王水莲,王栋. 2018

[2]躯体不同部位活动量表征母牛发情的研究进展. 郭冠华,张建春,董智豪,段晨莹,赵羚均,吕丽华,王栋. 2022

[3]奶牛体温与活动量检测及变化规律研究进展. 寇红祥,赵福平,任康,王振玲,陈龙,陈晓丽,路永强,王栋. 2016

[4]围产期奶牛产奶量与反刍时间、活动量、体细胞评分的相关关系分析. 熊安然,王慧,吴富鑫,熊本海,蒋林树. 2020

[5]同期排卵处理母牛体温和活动量变化规律及效果分析. 田宏志,陈晓丽,李欣,李茹意,王栋. 2020

[6]奶牛产后首次发情行为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分析. 潘予琮,蒋林树,熊本海. 2021

[7]养猪业的发展趋势与我国的出路. 王立贤. 2014

[8]奶牛发情期自动检测系统的设计. 柳平增,丁为民,汪小旵,丁永前,陆昌华. 2006

[9]牛发情期活动量与阴道黏液电阻值变化规律的研究. 寇红祥,李蓝祁,王振玲,任康,李树静,路永强,王栋. 2017

[10]活动量监测在牧场管理中的应用. 施福明,董书伟,朱新荣,荔霞,高昭辉. 2013

[11]奶牛妊娠诊断-传统与自动化技术研究进展. 汪超,沙里金,庞云渭,原开敏,修豪宇,杨书含,路永强,王栋. 2025

[12]基于活动量数据的种公鸡社会等级结构识别方法. 王子琪,李丽华,候旺,周子轩,赵连生,邸梦醉. 2024

[13]奶牛酮病刍议. 薛瑞益,韩敏,刘晓松. 2005

[14]应用PCR试剂盒对奶牛结核病的检测. 吴位珩,孙启跃,徐景峨,杨莉,文才智,乐琼,杨茂生. 2012

[15]浅谈提高奶牛繁殖力的综合技术措施. 刘镜,张晓可,孔德顺,何金平. 2010

[16]奶牛生产瘫痪的研究进展. 王振玲,韩敏,刘晓松,祁生旺. 2005

[17]菜籽饼(粕)的抗营养因子及其对奶牛生产的影响. 申跃宇,尹佩辉,莫放. 2009

[18]喀斯特地区奶牛泌乳中期营养需求模型研究. 孔德顺,杨正德,刘镜,杨进,谢应才. 2008

[19]喀斯特地区奶牛泌乳盛期营养需求模型研究. 谢应才,杨正德,刘镜,孔德顺,杨进. 2008

[20]日粮阴阳离子水平对奶牛血液生化指标和尿液指标的影响. 刘大森,孙永强,王忠阁,李枫,刘玉峰.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