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甘蓝杂交制种产量和质量的关键技术措施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合龙
作者: 张合龙;闫书鹏;高富欣;冯锡刚;杨琳;任永亮;石小永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甘蓝;杂交制种;技术措施
期刊名称: 农业科技通讯
ISSN: 1000-6400
年卷期: 2019 年 9 期
页码: 312-314
摘要: 甘蓝杂交种子生产是甘蓝产业化的重要环节,根据甘蓝生长发育的生物学特性,围绕提高种子产量和质量,在实践中摸索出穴盘育苗、人工割球去除顶端优势、地膜加盖天膜、加强制种田管理等关键技术措施,以期为广大甘蓝杂交制种生产基地提供参考.
分类号: S635
- 相关文献
[1]提高黄瓜网室杂交制种产量的技术措施. 杨森,陈正武,李光,任双亮. 2001
[2]根外追肥对甘蓝瑞甘55杂交制种效果的影响. 戴忠良,秦文斌,姚悦梅,潘永飞,张振超,孙春青,肖燕. 2011
[3]不同育苗方式对辣椒杂交制种产量及质量的影响. 陈卫国,刘克禄,田斌,王佐伟. 2015
[4]两种甘蓝型油菜化杀制种方法对比试验. 宋放,王谧,宋淑琦,陈杰. 2016
[5]黄瓜新品种‘津优315’网室隔离杂交制种技术. 孔维良,李愚鹤,张利东,黄洪宇,李加旺. 2018
[6]玉米杂交制种花期的预测与不遇的对策. 胡加如,孙权星,彭长俊,陆虎华,薛林,陈国清,陈小晖,黄小兰,印志同,石明亮,李波. 2009
[7]玉米制种田花期不遇的原因及调控技术研究. 陈桂兰,刘大海. 2011
[8]瓜重、瓜数与杂交一代制种量相关的研究. 郑国璋,黄贤贵,吴宇芬,李振华,林勇,林增富. 1993
[9]湖南辣椒研究 2湖南辣椒新品种选育及基础理论研究. 张西露. 2004
[10]湖南辣椒研究 1湖南辣椒消费与生产概况. 张西露. 2004
[11]杂交玉米春繁制种栽培技术. . 2009
[12]播期和氮肥水平对甘蓝杂交制种效果的影响. 戴忠良,张振超,肖燕,秦文斌,姚悦梅,潘永飞,王建华. 2010
[13]湘杂油5号在不同生态区域制种效果比较试验. 黎圣云,王大故,丁登杰,宁祖良,邬贤梦,李宏志. 2008
[14]辣椒杂交制种常见病害的发生与防治. 刘克禄,王和平. 2012
[15]赤霉素对杂交粳稻组合孕穗期生育进程的影响. 陈峰源,王先俱,陈亚君,张城,庞秀,孙廉平,邵国军. 2016
[16]花蕾大小与授粉时间对辣椒坐果结实及种子质量的影响. 陈卫国,刘克禄,田斌,王佐伟. 2017
[17]西南地区大果型黄瓜杂交制种增产技术. 李思武,杨长楷,李昌文,李加华,张云峰. 2010
[18]白菜类蔬菜杂交制种新方向. 范伟强,黄志银,李梅,张红,王超楠. 2019
[19]紫花苜蓿雄性不育机制及其杂交制种研究进展. 冯光辉,金樑,张静文,黄利春,王晓娟. 2011
[20]影响小麦杂交制种产量因素的研究进展. 聂迎彬,韩新年,田笑明,穆培源,邹波.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灰色系统理论在宁南旱作区冬小麦育种筛选中的应用
作者:勉有明;杨琳;邵千顺
关键词:冬小麦;灰色系统理论;关联度;产量性状
-
辣椒重要性状遗传定位与候选基因研究进展
作者:张正海;王永富;吴华茂;于海龙;曹亚从;冯锡刚;王立浩
关键词:辣椒;遗传图谱;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混合分组分析法;基因定位
-
白及多糖创面敷料及交联方式的研究进展
作者:韩雪;刘海;张烨珊;杨琳;宋智琴;陈娅娅;吴明开
关键词:白及多糖;创面敷料;伤口愈合;交联
-
辣椒新品种‘中椒506号’
作者:张正海;李银国;曹亚从;于海龙;冯锡刚;吴华茂;张宝玺;王立浩
关键词:辣椒;中早熟;露地栽培;设施栽培;品种
-
菠菜抗霜霉病育种研究进展
作者:吴昊;卢甜甜;刘志远;徐兆生;张合龙;折红兵;钱伟
关键词:菠菜;霜霉病;接种鉴定;抗性基因;综述
-
体细胞杂交在蔬菜作物上的研究与前景
作者:杨东旭;刘玉梅;韩风庆;张硕;杨琳;李占省
关键词:体细胞杂交;原生质体分离;原生质体再生;原生质体融合;杂种鉴定
-
基于生计资本的农户可持续生计研究——以滇琼天然橡胶主产区为例
作者:伍薇;刘锐金;何长辉;杨琳;占达儒
关键词:天然橡胶;生计资本;生计多样性;收入多元化;中介效应;海南岛;云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