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雄穗分枝数主效QTL qTBN7定位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田然

作者: 田然;张晓聪;郑雷;李新海;朱汉勇;翁建峰;吕香玲;王宏伟;杜万里;李凤海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染色体片段导入系;雄穗分枝数;精细定位

期刊名称: 玉米科学

ISSN: 1005-0906

年卷期: 2019 年 27 卷 4 期

页码: 79-86

摘要: 染色体片段导入系群体作为次级作图群体,其遗传背景上仅有1~2个染色体片段来源于供体亲本,是精细定位控制复杂数量性状位点的理想材料.以掖478为遗传背景、齐319为供体亲本的染色体片段导入系CL103为父本,与背景亲本回交并自交构建含955个单株的F2分离群体,对控制玉米雄穗分枝数的主效QTL开展精细定位.结果 表明,2017年北京昌平环境下,两个亲本雄穗分枝差异数达极显著水平,CL103平均雄穗分枝数为24.30,掖478平均雄穗分枝数为18.20,F2群体平均雄穗分枝数为22.03.参考B73RefGen_v3,利用完备区间作图法将qTBN7精细定位在第7染色体物理位置110 088 645 ~ 110 160 101 bp区域内,LOD值为25.06,解释11.47%的表型变异,该区间包含14个候选基因,包括已报道的控制玉米雄穗分枝数的基因ramosaJ (ral).

分类号: S513.035.3

  • 相关文献

[1]基于染色体片段导人系发掘抗玉米丝黑穗病主效QTL. 吉海莲,翁建峰,吕香玲,王振华,谢传晓,张世煌,李新海. 2012

[2]基于染色体片段导入系发掘抗玉米丝黑穗病主效QTL. 吉海莲,翁建峰,吕香玲,王振华,谢传晓,张世煌,李新海. 2012

[3]玉米雄穗主要性状QTL定位分析. 贾波,崔敏,印志同,严卫古,谢庆春. 2018

[4]基于SNP标记的玉米雄穗主要性状QTL定位分析. 贾波,崔敏,谢庆春,严卫古,印志同. 2019

[5]玉米雄穗分枝数主效QTL定位及qTBN5近等基因系构建. 代资举,王新涛,杨青,王艳,张莹莹,席章营,李保全. 2018

[6]控制玉米雄穗分枝数目和雄穗重的主效QTL的定位. 王迪,李永祥,王阳,刘成,刘志斋,彭勃,谭巍巍,张岩,孙宝成,石云素,宋燕春,王天宇,黎裕. 2011

[7]基于混池测序及遗传图谱定位玉米雄穗分枝数基因. 周步进,韦绍丽,何静丹,覃嘉明,郑加兴,黄安霞,时成俏,王兵伟. 2024

[8]基于高密度遗传图谱的玉米雄穗分枝数QTL定位. 张莹莹,张君,孙海潮,张盼,董文恒,李永江,史丽丽,卢道文,张凤启,庞文喜. 2024

[9]玉米雄穗分枝数性状遗传、杂种优势与亲子相关分析. 孙振,莫乔程,程备久,谢传晓,林凤. 2012

[10]利用高密度SNP芯片定位玉米雄穗分枝数QTL. 徐翠,许理文,葛建镕,张华生,王元东,路运才,王凤格. 2022

[11]玉米穗行数主效位点qKRN5.04精细定位与遗传效应解析. 白娜,李永祥,焦付超,陈林,李春辉,张登峰,宋燕春,王天宇,黎裕,石云素. 2017

[12]玉米花丝颜色基因qSC10精细定位及候选基因分析. 代资举,张莹莹,王新涛,杨青,王艳,李保全. 2021

[13]玉米穗行数主效位点qKRN5.04精细定位与遗传效应解析. 白娜,李永祥,焦付超,陈林,李春辉,张登峰,宋燕春,王天宇,黎裕,石云素. 2016

[14]玉米株高主效QTL qPH3.2精细定位及遗传效应分析. 刘忠祥,杨梅,殷鹏程,周玉乾,何海军,邱法展. 2018

[15]玉米穗长主效QTL q21EL-GZ的精细定位. 涂亮,高媛,刘鹏飞,郭向阳,王安贵,何兵,刘颖,祝云芳,吴迅,陈泽辉. 2021

[16]超级稻协优9308根系相关性状QTLs的精细定位. 王会民. 2013

[17]水稻叶片早衰突变体osled的生理特征与基因定位. 赵晨晨,黄福灯,龚盼,杨茜,程方民,潘刚. 2014

[18]一个粳稻来源抗稻瘟病基因的鉴定、遗传分析和基因定位. 李彬,邓元宝,颜学海,杨阳,刘彭强,杜勇,谢培,王德正,邓其明. 2014

[19]水稻新裂颖突变体sg1的遗传分析与基因定位. 曾生元,郭旻,李荣德,盛生兰,龚红兵,严长杰. 2015

[20]一个水稻叶片白化转绿叶突变体的遗传分析和精细定位. 郭士伟,王永飞,马三梅,李霞,高东迎.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