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水分对薇甘菊不同繁殖体单位存活能力和植株表型可塑性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徐高峰

作者: 徐高峰;申时才;张付斗;李天林;张玉华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薇甘菊;克隆繁殖;表型可塑性;土壤水分条件;生物量分配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科学

ISSN: 0578-1752

年卷期: 2013 年 46 卷 15 期

页码: 3134-314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研究土壤水分对入侵性植物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 H.B.Kunth)的克隆繁殖和植株形态特征的可塑性,提高对该物种的预警能力和控制能力。【方法】在人工气候箱内通过模拟干旱和淹水条件,研究土壤水分对薇甘菊不同繁殖单位存活能力的影响;通过温室水分控制试验研究低、中、高土壤水分和水深1 cm条件下,薇甘菊植株的表型可塑性。【结果】除节间和不定根外,土壤水分对薇甘菊其它营养繁殖体单位的存活率具有显著影响,且不同营养繁殖体单位在同等土壤水分条件下的存活率存在差异。当土壤含水量为12.5%时,薇甘菊地下营养繁殖体不定根+节点、不定根+根状茎+节点的存活率显著大于其它营养繁殖单位,而叶片则不能存活;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增加,各营养繁殖单位的存活率逐渐增大;当处于淹水状态时,在水深1 cm条件下,营养繁殖体节间、节点、不定根、不定根+节点不能存活,而其它营养繁殖体的存活率均超过80%;但水深为6 cm时,各营养繁殖体均不能存活。薇甘菊的主茎长、总分枝长、叶面积和主茎节间长均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增加而增大;分枝数则在高土壤水分含量下达到最大,且各土壤水分处理间差异显著;茎节数在中土壤水分含量下达到最大,后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增加而减小。薇甘菊的地上生物量、茎生物量、叶生物量以及地上生物量分配和叶生物量分配均随着土壤水分的增加而增大;而茎生物量分配在中等土壤水分含量下最大;地下生物量在高土壤含水量时达到最大,后在淹水状态下减小,而地下生物量分配则随着土壤含水量增加而减小。【结论】薇甘菊的克隆繁殖和植株形态随土壤水分变化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在干旱(土壤含水量为12.5%)和淹水(水深1 cm)条件下,均可通过营养繁殖体克隆繁殖并生长,而在水深6 cm则不能存活。

分类号: Q948

  • 相关文献

[1]不同光环境对海南龙血树幼苗表型可塑性及生存策略的影响. 陈宣,张治礼,杨立荣,云勇,陈加利,郑道君. 2018

[2]替代牧草对黄顶菊生物量分配及光合作用的影响. 姜娜,皇甫超河,王楠楠,陈冬青,屠臣阳,杨殿林,王彩灵. 2012

[3]薇甘菊不同时期的营养繁殖及其生物量分配特征. 李天林,申时才,徐高峰,张付斗,张玉华. 2012

[4]2种农作物对外来入侵植物空心莲子草茎节克隆繁殖与生长的影响. 吴冉迪,葛丽清,张付斗,申时才,杨云海,杨韶松,郑凤萍,范泽文,高家乐,徐高峰. 2024

[5]稻米镉积累的土壤水分稳定性研究. 戴力,龚光明,范芬芳,张玉烛,柏连阳. 2017

[6]温室黄瓜叶面积扩展与光合特性对土壤水分的响应研究. 陈金平,刘祖贵,段爱旺,孟兆江,张寄阳. 2007

[7]不同杂种优势模式下玉米苞叶和籽粒表型可塑性差异分析. 李昕,蔡泉,郭晓明,李树军,李云龙,李思楠,殷跃,王港庆,张建国. 2021

[8]豌豆蚜生物生态学特性. 张丽,袁明龙. 2017

[9]种植密度对夏谷顶三叶和穗部性状的影响. 李君霞,代书桃,陈宇翔,朱灿灿,秦娜,宋迎辉,王春义,芮战许,梁秋芳. 2020

[10]表型可塑性与外来入侵植物的适应性. 万方浩,谢丙炎,郭建英. 2009

[11]松嫩平原异质生境芦苇种群叶片的表型可塑性. 严德福,杨允菲,赵明清. 2012

[12]高寒草甸高原早熟禾个体性状对放牧与围封的响应. 石红霄,侯向阳,师尚礼,吴新宏,杨婷婷,李鹏. 2016

[13]母体放牧历史对羊草后代功能性状的影响. 杜海霞,安景源,李元恒,李西良,周泽东,马晖玲. 2023

[14]不同物种和种植比例对小子虉草表型可塑性与竞争效应的影响. 徐高峰,张云,申时才,张付斗,李天林,金桂梅. 2013

[15]寄生蜂低温贮藏研究进展. 赵静,王甦,郭晓军,高希武,张帆. 2014

[16]草甸草原羊草茎叶功能性状对长期过度放牧的可塑性响应. 李西良,侯向阳,吴新宏,萨茹拉,纪磊,陈海军,刘志英,丁勇. 2014

[17]异速生长及其在道地药材研究中的应用展望. 张霁,郭兰萍,黄璐琦,王元忠. 2013

[18]羊草形态及生物量分配可塑性对土壤供磷能力的响应研究. 郭丰辉,侯向阳,丁勇,李西良,武自念,王珍,胡静,李新乐,马文静. 2016

[19]不同水分条件对海南龙血树幼苗表型可塑性及生态适应性的影响. 孙秀秀,郑道君,王春梅,陈加利,梁振儒,陈宣. 2024

[20]不同光照和水分条件对土著灾变种金钟藤形态性状和化感作用的影响. 黄乔乔,沈奕德,李晓霞,张国良,黄东东,范志伟.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