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蝽传播龙眼鬼帚病的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许长藩

作者: 许长藩;陈景耀;夏雨华;柯冲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荔枝蝽;龙眼鬼帚病;跨龄传病;跨虫态传病;循回期

期刊名称: 华东昆虫学报

ISSN: 1005-1694

年卷期: 1993 年 02 期

页码: 60-64

摘要: 荔枝蝽2龄以内若虫不会传病,3、4和5龄若虫及成虫均会传病.获毒若虫蜕皮后的高一龄若虫或羽化后的成虫不经再饲毒也能传病.荔枝蝽在田间的传病虫态主要是成虫,龙眼鬼帚病原病毒在成虫体内的循回期为4天(或短于4天)至34天.生产上治虫防病的关键时期是越冬成虫恢复活动,进入交尾产卵期和春夏之交若虫盛发期开展化防,把荔枝蝽防治在羽化传病之前.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介体昆虫白背飞虱的传毒特性. 潘峰,周倩,李冠华,刘双清,黄志农,李有志. 2011

[2]龙眼鬼帚病综述. 陆英,郑服丛. 2005

[3]龙眼无感染鬼帚病毒苗木的培育Ⅰ无病毒母株的获得与建园种植. 陈菁瑛,陈景耀,范国成,陈熹,张丽梅. 2004

[4]荔枝蝽发生期预测与化学防治方法研究. 董易之,全林发,李文景,姚琼,徐淑,陈炳旭. 2022

[5]利用平腹小蜂防治荔枝蝽示范试验. 张宝鑫,郑苑,宋子伟,冯新霞. 2020

[6]蠋蝽对荔枝蝽一龄若虫的捕食功能反应. 郭义,赵灿,李君摘,李敦松. 2020

[7]利用人工寄主卵繁殖平腹小蜂防治荔枝蝽. 刘志诚,王志勇,孙姒纫,刘建峰,杨五烘. 1986

[8]触角和光暗对荔枝蝽若虫聚集行为的影响. 黎荣欣,王玉洁,高景林,赵怡楠,赵冬香. 2013

[9]荔枝蝽对光与颜色的选择行为反应. 王玉洁,赵冬香,彭正强,高景林. 2011

[10]印楝种子提取物对荔枝蝽的毒性及与其等位酶基因型之间的关系(英文). 卢芙萍,赵冬香,刘业平,王爱萍,陈青. 2006

[11]荔枝蝽成虫对其臭腺分泌物组分的触角电生理和行为反应. 王玉洁,赵冬香,卢芙萍,彭正强,王爱萍. 2009

[12]荔枝蝽防治技术研究进展. 陈炳旭,董易之,陆恒. 2009

[13]敌百虫对荔枝蝽几种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卢芙萍,赵冬香,卢家兴,王爱萍,陈青. 2007

[14]荔枝蝽臭液对常见仓储害虫的熏蒸毒力. 江军,赵冬香,高景林,王爱萍. 2011

[15]荔枝蝽臭腺分泌物对萝卜、芥菜、水稻生长的抑制作用. 赵怡楠,赵冬香,王玉洁. 2014

[16]6个荔枝品种对荔枝蝽抗性的初步鉴定. 范鸿雁,王祥和,张新春,何凡,罗志文,王家保. 2011

[17]荔枝蝽臭液对4种蚜虫的药效研究初报. 江军,赵冬香,王爱萍. 2011

[18]荔枝蝽田间种群消长动态及空间分布型研究. 王玉洁,赵冬香,卢芙萍,彭正强,王爱萍. 2010

[19]荔枝蝽生物学及防治技术的研究进展(英文). 姚琼,全林发,徐淑,董易之,李文景,陈炳旭. 2021

[20]荔枝蝽防治研究进展. 黎荣欣,赵冬香,王玉洁,高景林.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