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国家水稻区域试验近15年参试品种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洁

作者: 王洁;曾波;雷财林;赵志超;王久林;程治军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水稻育种;稻瘟病;稻米品质;区域试验;产量构成因素

期刊名称: 作物杂志

ISSN: 1001-7283

年卷期: 2018 年 01 期

页码: 71-7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通过对2001-2015年北方稻区国家水稻区域试验数据分析,发现北方稻区参试品种数量稳中有增,区域试验规模不断扩大;水稻品种产量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单产从2001年的9.08t/hm~2增加到2015年的10.11t/hm~2,增加了11.3%。通过分析产量构成因素发现,北方稻区必需有一定数量的有效穗数做基础,同时协调好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的关系,才能获得较高的产量。北方水稻区域试验品种优质率平均在60%以上,品质总体较好;早熟中早粳和中熟中早粳品质优于黄淮粳稻组和晚熟中早粳。从主要米质指标上看,整精米率和直链淀粉含量相对较好,而垩白粒率和垩白度相对较差,是影响北方稻米品质的主要因素。北方稻区平均每年有32.7%的品种达中抗稻瘟病及以上水平,同时每年约有40%的品种因稻瘟病抗性不达标被淘汰;而且年度间稻瘟病抗性品种比例波动较大,说明北方水稻品种稻瘟病抗性不强、不稳定,稻瘟病抗性育种研究还需进一步提高和加强。

分类号: S511

  • 相关文献

[1]2010—2018年黄淮稻区国审水稻品种的基本特性分析. 李广贤,侯恒军,袁守江,张洪瑞,朱其松,孙召文,姜明松,周学标. 2019

[2]声频控制技术对水稻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禹盛苗,姜仕仁,朱练峰,张均华,金千瑜. 2013

[3]叶面喷施赖氨酸对水稻产量及稻米品质的影响. 李先,杨毅,邹朝晖. 2019

[4]河北省杂交棉产量构成因素研究. 唐丽媛,江振兴,刘存敬,田海燕,迟吉娜,崔瑞敏,张建宏,张香云. 2016

[5]黄淮稻区优质抗病粳稻“六位一体”育种技术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李俊周,王书玉,尹海庆,姬生栋,王生轩,张栩,陈楠,赵全志. 2017

[6]近五年福建省级审定水稻主要米质指标和稻瘟病抗性分析. 黄洪河,郑家团,郑长林. 2009

[7]国家长江中下游稻区品种区域试验籼稻稻瘟病抗性分析. 郝中娜,毛雪琴,柴荣耀,王艳丽,孙国昌. 2019

[8]安徽省水稻区试品种(系)稻瘟病抗性鉴定和评价. 沈文杰,陈晴晴,胡逸群,张爱芳. 2022

[9]2016~2020年辽宁省水稻区域试验参试品种(系)稻瘟病抗性评述. 姜秀英,于永梅,魏松红,王丽丽,吕军,李建国,韩勇. 2024

[10]安徽省水稻区试品种稻瘟病和白叶枯病抗性分析. 陈晴晴,王春林,张海珊,张爱芳. 2022

[11]灰色系统理论在水稻育种性状选择上的应用研究. 丁成伟,刘超,王健康,孙克新,郭荣良,吴玉玲,独凤荣. 2001

[12]浅谈钦州市水稻育种发展现状及对策. 梁霞丽,宋国显. 2015

[13]河北省水稻育种目标及发展策略. 冯瑞光,孟令起. 2007

[14]提高水稻光能利用率 保进水稻高产. . 2011

[15]江西水稻育种现状及其发展方向. 陈大洲,江莉,刘红安,裴桂兰. 2006

[16]植物新品种保护与杂交水稻育种创新的思考. . 2008

[17]黑龙江省水稻育种现状及发展趋势. 孙羽,王萍,王麒,曾宪楠,卞景阳,冯延江. 2011

[18]野生稻种资源的研究与利用动态. 邓启云,陈立云. 2006

[19]中国水稻育种的现状和展望. . 2006

[20]技术引进与中国农业科技的现代化——以近代水稻育种为中心. 夏如兵.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