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期和密度对小麦新品种鄂麦596群体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董静

作者: 董静;李梅芳;许甫超;葛双桃;王贤智;李龙甫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小麦;密度;播期;群体性状;灌浆特性;产量构成因素

期刊名称: 湖北农业科学

ISSN: 0439-8114

年卷期: 2010 年 49 卷 07 期

页码: 1562-156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研究了不同密度和播期对鄂麦596相关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密度和播期对群体分蘖消长有很大的影响。不同处理灌浆进程符合Logistic生长曲线,密度对灌浆特性影响较小,播期对灌浆特性影响较大。密度对有效穗数、每穗粒数有极显著的影响,对千粒重影响不显著;播期对3个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密度与播期的互作效应对产量和3个构成因素的影响都不显著。密度间产量差异不显著,但密度为225万/hm2的产量最高,且产量3因子较协调。播期间产量差异显著,鄂麦596平均公顷产量以11月3日播种的最高,但与11月11日播种的无显著差异。春季反常低温导致前两期穗粒数下降是播期影响产量的主要原因。综合试验结果认为,密度以195万~225万/hm2为宜;播期根据当地气候适当推迟。

分类号: S512.1

  • 相关文献

[1]不同播期和播量对小麦群体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王夏,胡新,孙忠富,杜克明,宋广树,任德超. 2011

[2]播期和播量对不同穗型小麦品种群体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易媛,马红勃,王静,张会云,赵娜,朱雪成,张娜,刘东涛. 2022

[3]播期与密度对郑单958产量形成的影响. 聂林雪,逄焕成,朱海燕,李玉义,于吉琳. 2014

[4]不同播期对黔麦18产量形成的影响. 陈天青,王伟,隋建枢,邵明波,杨康林,何庆才. 2015

[5]播期对不同筋力型小麦旗叶光合及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 郭明明,赵广才,郭文善,常旭虹,王德梅,杨玉双,王美,亓振,王雨. 2015

[6]播期对优质小麦籽粒灌浆特性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阴卫军,刘霞,倪大鹏,邱登林,王振林. 2005

[7]播期对弱春性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郭春强,廖平安,罗鹏,葛昌斌,沈向磊,曹燕燕,李亚. 2013

[8]四川麦区不同播期对几个小麦新品种产量的影响. 周强,李生荣,庞启华,杜小英,欧俊梅,陶军,雷加容. 2006

[9]播期和播量对冬小麦尧麦16群体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史晓芳,仇松英,史忠良,谢福来,高炜,宋立红. 2017

[10]播期和播量对滴灌冬小麦群体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刘萍,魏建军,张东升,王宝驹,刘军,刘建国. 2013

[11]播期对冬小麦群体性状、产量和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张向前,杜世州,曹承富,乔玉强,赵竹,张耀兰. 2014

[12]播期、密度和氮肥运筹对冬小麦连麦2号产量与品质的调控. 李筠,王龙,任立凯,刘耀鸿,曹卫星,戴廷波. 2010

[13]淮麦21号小麦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顾正中,周羊梅,王安邦,夏中华,孙苏阳,王永军. 2008

[14]播期、密度和施肥水平对新型蓝粒杂交小麦‘11S12’产量的影响. 胡海,汪灿,杨浩,胡丹,袁晓辉,李中安,易泽林,阮仁武. 2014

[15]不同降雨分配年型小麦春灌1水与播期、密度的互作效应. 张丽华,姚海坡,姚艳荣,董志强,吕丽华,贾秀领. 2021

[16]高产·双抗型小麦新品种川麦51密肥与播期研究. 廖晓虹,杨梅,饶世达,蒲宗君. 2011

[17]播期和密度对小麦生选6号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姜朋,杨学明,张鹏,杨丹,张平平,姚金保,马鸿翔. 2014

[18]冬前高温和播期密度对小麦苗期个体及群体生长的影响. 梁志刚,王娟玲,崔欢虎,王裕智,靖华. 2007

[19]播期、密度与施肥水平对渝麦12号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周凤云,李伯群,杨明,余国东,马强,张丕辉,高志宏,廖敦秀. 2012

[20]主要栽培措施对中筋小麦皖麦44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孔令聪,汪建来,曹承富,赵斌,赵竹. 200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