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莎豆水通道蛋白基因CeTIP2;1的克隆与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邹智

作者: 邹智;郑玉皎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油料作物;块茎;液泡膜内在蛋白;进化分析;表达模式

期刊名称: 热带作物学报

ISSN:

年卷期: 2024 年 008 期

页码: 1552-155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油莎豆起源于非洲和地中海沿岸,是一种在块茎中高水平积累油脂的新型草本油料作物.水分平衡对于块茎的发育与代谢至关重要.液泡膜内在蛋白(TIP)是一类液泡膜定位并具有高效水分转运活性的水通道蛋白,包含TIP1~5等5个亚类.本研究基于油莎豆的基因组和转录组数据,采用RT-PCR技术对1个块茎高水平表达的TIP基因CeTIP2;1进行克隆.序列分析表明:CeTIP2;1的基因全长3323 bp,含有2个内含子,编码区长747 bp,编码248个氨基酸,理论分子量为24.73 kDa,等电点为5.09,总平均疏水指数为0.948,脂肪族指数为114.60,不稳定系数为21.76,属于稳定的酸性疏水型蛋白,与其液泡膜定位一致;该蛋白含有保守的MIP结构域,其中包括6个跨膜螺旋、2个半螺旋以及2个典型的NPA基序.CeTIP2;1与AtTIP2;1的序列相似性高达87.20%,远高于与SoPIP2;1的46.23%.进化分析进一步证实,CeTIP2;1隶属于TIP2亚类,是AtTIP2;1的直系同源基因.进化分析同时显示TIP2亚类早在单、双子叶植物分化之前就已经进化出2个小组.表达分析显示:CeTIP2;1在叶片、叶鞘、根、芽尖、匍匐茎、块茎等主要组织中均有较高水平的表达,丰度最高的是块茎和匍匐茎,最低的为芽尖;在块茎的发育过程中,呈现先升后降的钟形趋势,峰值出现在膨大中期,最低的为成熟期.此外,CeTIP2;1还在块茎的蛋白组中被检测到,表明其功能的重要性.这些结果为进一步揭示油莎豆的块茎水分平衡机制奠定坚实的基础.

分类号: S565.9

  • 相关文献

[1]油莎豆块茎表达CeTIP4;1基因的克隆、亚细胞定位及表达分析. 邹智,郑玉皎. 2024

[2]油莎豆CePIP2;1的克隆、亚细胞定位与表达分析. 邹智,郑玉皎,常丽丽,赵永国. 2024

[3]油莎豆液泡膜内在蛋白基因CeTIP1;1的克隆与分析. 郑玉皎,赵永国,常丽丽,邹智. 2024

[4]大豆KUP/HAK/KT钾转运体基因家族的鉴定与表达分析. 晁毛妮,温青玉,张晋玉,张志勇,董洁. 2017

[5]陆地棉体细胞胚发育过程中AOS基因家族的表达谱初步分析及功能预测. 葛晓阳,李付广,张朝军. 2016

[6]雷蒙德氏棉KNOX基因家族全基因组鉴定及表达分析. 孙润润,秦腾飞,王园园,刘用生,郭新磊,余春丽,王清连. 2023

[7]菜用大豆液泡膜内在蛋白(TIPs)基因鉴定及表达分析. 冯志娟,徐盛春,刘娜,张古文,胡齐赞,龚亚明. 2018

[8]仙客来块茎内真菌分布特性观察. 李真,高琪,黄莎莎,冯艳忠,顾志光,赵仁明,许儒祥,侯雅男,李凤兰. 2010

[9]芭蕉芋施肥处理对块茎淀粉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周明强,欧珍贵,班秀文,李志芳,黎青. 2014

[10]芭蕉芋良种组培及块茎快繁技术研究. 周明强,周正邦,欧珍贵,刘凡值,龚德勇. 2011

[11]外源赤霉素和多效唑对山药块茎膨大和零余子形成的影响. 罗海玲,袁红娟,韦善清,杨旭东,何龙飞. 2015

[12]不同肥料及施肥方式对马铃薯繁种匍匐茎、块茎形态建成的影响研究. 雷尊国,黄团,邓宽平,彭慧元,李丽. 2013

[13]佛手山药组织培养的研究. 刘金英,徐有明,李双来,郭春凤,郭治成. 2006

[14]山药栽培技术(上). 宋元林. 2002

[15]山药栽培技术(中). 宋元林. 2002

[16]多效唑促进马铃薯块茎膨大的生理作用. 盛敏智,沈岳清,盛亚红,刘兆良,曹惠芳,童有为,沈裕光,顾惠琴. 1991

[17]贮藏温度对彩色马蹄莲块茎糖类代谢与生长的影响. 周涤,李瑞芳,贾桂霞,王贤,卫尊征. 2011

[18]白术化感物质存在的主要部位及其对小白菜的化感作用研究. 周武先,段媛媛,罗孝荣,艾伦强,何银生,刘海华,张美德. 2019

[19]断根对菊芋数量性状和质量性状的影响. 朱铁霞,门果桃,王琳,乌日娜,高凯. 2016

[20]药剂处理及切块大小对草石蚕块茎发芽特性影响的研究. 李程,郭松,王志强,裴红霞,黄莉.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